-
全州县 编辑
全州县,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介于东经110°37'—111°29',北纬25°29'—26°23'之间。总面积4021平方千米。全州县境属岭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截至2021年10月,全州县辖15个镇、3个乡。县人民政府驻桂林市全州县城北新区创业大厦7楼。截至2022年7月,全州县总人口84.3万人。
全州县,是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邑。自秦置零陵县,汉置洮阳县、并置零陵郡,隋改湘源县,五代后晋置全州,元代升为路,明初改为府,旋降为州,直至清末,民国改为全县,1959年10月更名全州县至今。全州县有湘桂铁路自东北向西南斜穿全县8个乡镇。国道322线与之平行,构成了全州对个交通的主干线。全州县先后荣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第三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等荣誉称号。
2021年,全州县地区生产总值193.0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8.0%。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7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9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95元
中文名:全州县
外文名:QuanzhouCounty
别名:全县,湘源县,桂北县
行政区划代码:450324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
地理位置: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东北部
面积:4021km²
下辖地区:15个镇、3个乡
政府驻地:桂林市全州县城北新区创业大厦7楼
电话区号:0773
邮政编码:541500
气候条件:岭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84.3万(截至2022年7月总人口)
著名景点: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天湖旅游度假区、湘山·湘源历史文化旅游区、大碧头国际旅游度假区、炎井温泉、全州县思源民俗博物馆
火车站:全州站、全州南站
车牌代码:桂C
地区生产总值:193.09亿元(2021年)
古代
1957年秋,凤凰区宅福小乡的神乎其神地、仰田、紫福田、屯川村;畔毗小乡的龙井塘、铁炉塘、水岗头、月亮山、枫木山李家划归兴安县。还有畔毗小乡的畔毗村、松山里、老金塘、新金塘、刘家、秦家鸭婆殿、枫木山秦家、沙里塘、老房子、炭盆岭、学里、湾里、石子桥、塘边亦划归兴安县,但这些村的群众不愿归属兴安县,不久又划归凤凰乡。1996年,全州县面积4003平方千米,下辖9个镇、11个乡(其中2个民族乡):全州镇、石塘镇、绍水镇、庙头镇、才湾镇、黄沙河镇、文桥镇、大西江镇、龙水镇、城郊乡、枧塘乡、永岁乡、咸水乡、凤凰乡、安和乡、朝南乡、两河乡、白宝乡、东山瑶族乡、蕉江瑶族乡。县政府驻全州镇。
2003年,全县辖9个镇、10个乡(其中2个民族乡):全州镇、黄沙河镇、庙头镇、文桥镇、大西江镇、龙水镇、才湾镇、绍水镇、石塘镇、永岁乡、枧塘乡、咸水乡、凤凰乡、蕉江瑶族乡、安和乡、朝南乡、两河乡、白宝乡、东山瑶族乡。
2005年7月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桂政函190号)同意撤销朝南乡,整建制并入石塘镇,石塘镇政府驻地不变。调整后,全州县辖9个镇、9个乡(其中2个民族乡):全州镇、黄沙河镇、庙头镇、文桥镇、大西江镇、龙水镇、才湾镇、绍水镇、石塘镇、永岁乡、枧塘乡、咸水乡、凤凰乡、蕉江瑶族乡、安和乡、两河乡、白宝乡、东山瑶族乡。
2014年,凤凰乡、安和乡、两河乡撤乡改镇;同年6月,咸水乡撤乡改镇;同年12月,枧塘乡撤乡改镇。
2017年6月14日,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办公厅正式批复撤乡改镇,由永岁乡改为永岁镇。
2018年末,全州县辖全州镇、黄沙河镇、庙头镇、文桥镇、大西江镇、龙水镇、才湾镇、绍水镇、石塘镇、枧塘镇、咸水镇、凤凰镇、安和镇、两河镇、永岁镇15个镇和白宝1个乡及东山、蕉江2个瑶族乡。
2019年末,全州县下辖15个镇、3个乡:全州镇、黄沙河镇、庙头镇、文桥镇、大西江镇、龙水镇、才湾镇、绍水镇、石塘镇、枧塘镇、咸水镇、凤凰镇、安和镇、两河镇、永岁镇、白宝乡、东山瑶族乡、蕉江瑶族乡,272个行政村,14个社区居委会,共3448个自然村。
区划详情
截至2021年10月,全州县辖15个镇、3个乡:全州镇、黄沙河镇、庙头镇、文桥镇、大西江镇、龙水镇、才湾镇、绍水镇、石塘镇、咸水镇、凤凰镇、安和镇、两河镇、枧塘镇、永岁镇、蕉江瑶族乡、白宝乡、东山瑶族乡。 县人民政府驻桂林市全州县城北新区创业大厦7楼。
全州镇 | 民主、建设、和平、光明、北门、集才6个社区;前进、七一、龙岩、大新、竹溪田、福坪、柘桥、水南、绕山、邓家埠、大贵、青龙、田伟13个建制村 |
---|---|
才湾镇 | 天湖街社区、才湾、小塘、金堂、南一、邓吉、田心、岩泉、秦家塘、白石、七星、驿马、紫岭、永佳洞、五福、新村、南洞16个建制村 |
绍水镇 | 绍水市场社区、绍兰、霖源、秀石、沿河、下柳、洛口、柳甲、二美、福壁、塘口、高田、松川、三友、庙山、大惠、桐油、大渭洞17个建制村 |
咸水镇 | 白竹塘、蕉川、洛江、古留、鲁塘、龙田、西岭、铁源、人和、南宅、黄沙、车田12个建制村 |
枧塘镇 | 安德、江东、高峰、视头、珠塘、土桥、金山、芳塘、昌郑、棠荫、金屏、塘福12个建制村 |
石塘镇 | 石塘街社区、铁炉、乐中、广竹、乐南、料塘、扒子岭、川溪、下乐、茅坪、仁金、兴坪、寿福、青山、塘背、贤宅、青田、儒辉、蒋家岭、朝南、贤山、西头、沛田、沙田、白竹田、祥大、白露、双坪、东板田、枫木、水澄、马安岭31个建制村 |
两河镇 | 两河、上刘、下刘、新福、上宅、白水、鲁水、桂家、五桂岭、源东、黄泥冲、百板洞、厚桂、田乾、美田、大田16个建制村 |
凤凰镇 | 和平、七里、湾里、畔毗、水西、望高、大毕头、山头、三里、棕树、大坪、石沙、麻市、三塘、塘底、萃东、萃西、萃英、立岗、新民20个建制村 |
安和镇 | 安和、青龙山、六合、太平、大塘、大广塘、江明、聚贤、白岩、文塘、四所、平岗、水架、广塘14个建制村 |
龙水镇 | 安陂、百福、桥渡、同安、辛田、光田、长井、山陂、龙水、塘前、金田、芳杰、亭子江、大联、大仙、朝阳、坦口、全佳、全福19个建制村 |
大西江镇 | 炎井、五星、月塘、锦塘、满稼、香花、东江、西美、大西江、峡口、良田、文家、沙子坪、鲁屏、广福15个建制村 |
黄沙河镇 | 黄沙河街社区、黄岗、秀峰、右江、石城、竹下、竹塘、新甫里、麻川、大路底9个建制村 |
庙头镇 | 庙头街社区、李家、建新、深福、兆村、白果、黄土井、仁街、宜湘河、歌陂、石洞、湾山11个建制村 |
文桥镇 | 文桥、新塘、定美、百仁、紫岗、江头、圳头、蛟潭、干六、锦福、易福、邓家、杨福、洋田、长坪、栗水、白毛、仁溪18个建制村 |
永岁镇 | 滕家湾、沙子湾、永岁、湘山、石岗、梅潭、慕霞、左江、双桥、大岗、港底、大源屋、罗家湾、南阳、鲁塘底、绕龙水、长春塘17个建制村 |
白宝乡 | 桐福、梅莲、茅兰、霞头、白宝、磨头、文甲庄、北山、水晶坪9个建制村 |
蕉江瑶族乡 | 大拱桥、太白地、吐紫塘、蕉江、万板桥、绕湾、界顶、大源8个建制村 |
东山瑶族乡 | 清水、竹坞、上塘、小禾坪、黄腊洞、石枧坪、白岭、六字界、三江、黄龙、古木、斜水、雷公岩、白竹、锦荣、大坪16个建制村 |
位置境域
全州县位于广西东北部,介于东经110°37'—111°29',北纬25°29'—26°23'之间,东北依次与湖南省道县、双牌县、永州市、东安县、新宁县交界,南、东南与兴安、灌阳二县接壤,西与资源毗邻。南北最长99.23千米,东西最宽85.77千米。 总面积4021平方千米。
全州县
地形地貌
全州县境内东、南、西、北部为都庞岭、海洋山、越城岭环绕,西北、东南、西南高山环绕,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中部为宽阔的湘江谷地,著名的湘桂走廊,西部为越城岭山脉,主峰真宝顶海拔2123米,为县境最高峰,华南第二高峰,东南是都庞岭,南面为海洋山。各类地貌类型中,中低山地约占54.64%,丘陵占11.70%,平原占29.30%,其余为岩溶峰丛洼地。
地质
全州县境内地质构造上位于江南地轴南东侧,属于湘桂褶皱带的一部分。境内地层,自下而上,依次发育有中元古界、下古生界、上元古界、中生界和新生界(第四系),从老到新出露较完整。 地质发展可分为前泥盆纪地槽发展阶段、晚古生代地台发展阶段和中生代的上叠盆地发展阶段。从元古代板溪群至古生代二叠纪,县境内均为海洋环境,先后沉积各类地层。在中生代三叠纪(距今约2亿年),经强烈的印支褶皱运动,海水全部退出,县境内的地质构造格局、地貌特征和形态基本形成。白垩纪早世(距今约1.4亿年)县内为大陆环境,气候炎热、干燥。经燕山运动后,县内为平静的地质时期。山区主要为侵蚀作用,河流下切,平地多为冲积物沉积形成的阶地和相应的溶洞。
气候
全州县境属岭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其主要特点是太阳辐射强,大部分月份阳光充足,雨量充沛,但季节分布不均匀,一年四季基本气候状况为:春寒时间长,阴雨多,气温回升迟;夏季多暴雨,盛吹西南风;秋季多晴少雨,干旱明显;冬季干燥,多东北风,冷空气南侵频繁,常有寒潮过程。多年平均(1991~2020年,下同)气温为18.5℃,各月平均气温中,7月最高,为28.5℃,1月最低,为6.5℃,历史极端最高气温为40.4℃(1963年9月2日、3日),历史极端最低气温为-6.6℃(1977年1月30日)。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565.9毫米,极端年最大降水量为2337.7毫米(2019年),极端年最小降水量为1026.5毫米(1969年),各月平均降水中,5月最多,为275.7毫米,12月最少,为47.8毫米。全年降水以4~6月最为集中,平均为703.1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45%。多年平均雨日为155.4天,最多为189天(2012年);平均大雨日为12.7天,最多为24天(2013年);平均暴雨日为4.7天,最多为13天(2019年)。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404.0小时,历史年日照时数最多为1773.6小时(1971年),最少为1030.4小时(1984年),各月平均日照时数中,7月最多,为219.9小时,2月最少,为44.5小时。
2020年,全州县城年平均气温为19.2℃,较历年平均气温偏高1.1℃,比2019年年平均气温偏高0.2℃。年最高气温为37.5℃(8月28日),年最低气温为0.5℃(12月31日),全年日最高气温≥35℃的天数为28天,日最高气温≥37℃的天数为1天。年总降雨量为1720.2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多154.3毫米,比2019年年降雨量偏少617.5毫米。全年雨日(日雨量≥0.1毫米)共计162天,其中大雨(日雨量≥25.0毫米)20场,暴雨(日雨量≥50.0毫米)5场,日最大降雨量出现在3月27日,为84.7毫米。连续降水最长时间11天,出现在9月20日~30日,总雨量55.9毫米。连续累计降雨量最多在5月29日至6月4日,总雨量166毫米。连续无降水最长时间18天,从10月30日开始,至11月16日结束。年日照总数1199.7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少204.3小时,比2019年年日照总数偏少221.4小时,其中上半年日照时数为478.7小时,比2019年同期偏多90.8小时,与常年同期持平;下半年日照时数为721小时,比2019年同期偏少312.2小时,比常年同期偏少204.3时。
水文
全州县境内河流属长江流域湘江水系,6千米以上的河流 123 条,其中一级支流 20 条,二级支流 55 条,三级支流 47 条,流程曲长 2182 千米,总流域面积 4003.46 平方千米。各类河流呈现树枝状分布,河网较密,水量丰富,地表径流量66.16 亿立方米,落差较大,水力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 25 万千瓦。湘江为境内主要河流,发源于灵川县海洋山近峰岭,自兴安县界首镇福田村入境,境内流长 110.1 千米,湘、桂交界以上流域面积 6750 平方千米,河面平均宽度 108 米,于庙头镇的斗牛岭(岔岗)流入湖南省东安县境。灌阳河,发源于灌阳县海洋山系的猪婆岭,自灌阳县上马头入境,境内流长 32.4 千米,流域面积 412.7 平方千米,于全州镇水南入湘江。县域内主要支流有宜湘河、万乡河、漠川河、长亭江、建江、白沙河、咸水河等,建有水晶岗、五福、磨盘、石枧等电站及水库,对区域洪水具有调节作用。
土壤
全州县土壤类型分红壤、黄壤、黄棕壤、石灰(岩)土、紫色土、山地草甸土、冲积土、水稻土等8类。下分17个亚类,54个土属,137个土种。
水资源
全州县境内各类河流呈现树枝状分布,河网较密,水量丰富,地表径流量66.16亿立方米,理论蕴藏量25万千瓦。
土地资源
全州县土地面积600.52万亩,内有耕地72.98万亩(其中水田55.44万亩),林业用地360.1万亩,水域面积10.55万亩,人均耕地1.2亩(其中水田0.91亩),人均山地6.91亩。
矿产资源
全州县境内矿藏资源主要有煤、银、铜、铁、锡、钨、汞、铅、锌、水晶、大理石、花岗岩等20多个品种,其中花岗岩储量26亿立方米,大理石储量1亿立方米。
全州县有煤、锰、铅锌、钨锡等矿产品20多种。其中,锰矿储量700万吨以上,居广西第二。
风能资源
全州县可开发风能储量达120万千瓦。
森林资源
全州县有林地面积27.8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8.19%,是中国造林绿化百佳县。
生物资源
全州县植物资源丰富,竹木类野生植物的主要有:杉树(包括长苞铁杉、南方红豆杉)、马尾松、柏树、桂花树、樟、槐、女贞等近1000种。另有果木类、药材类、花卉类等植物。 动物资源,全州县动物类资源主要有哺乳纲、鸟纲、鱼纲、两栖纲、蛛形纲、蛛形纲、多足纲、昆虫纲等;另有部分其他类动物分布。境内西北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野生鲵鱼(娃娃鱼)。
2021年末,全州县户籍总人口83.90万人,户籍人口出生率7.77‰,死亡率7.10‰,自然增长率0.67‰,人口机械增长率-5.36%。常住人口56.7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2.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39.31%。
截至2022年7月,全州县总人口84.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4.66万人、占5.53%。
综述
2018年,全州县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7年增长7.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0%;其中,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9%。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2.5%、23.3%和44.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3.3%、19.4%和57.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7.4%。
2019年,全州县地区生产总值173.3158亿元,比2018年增长6.7%,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4.7%,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3.3%,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0%。
2020年,全州县生产总值(GDP)178.1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2.7%;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9.9%、12.7%和47.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5.2%、11.0%和13.8%。
2021年,全州县地区生产总值193.0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8.0%。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1%。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9.4%、12.5%和48.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0.6%、11.8%和47.6%。
年份 | 增长速度 (%) |
2016 | 6.7 |
2017 | 6.0 |
2018 | 7.3 |
2019 | 6.7 |
2020 | 3.5 |
2021 | 8 |
财政
2021年,全州县组织财政收入7.85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5亿元。税收收入5.6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17亿元。新登记内资企业983户,新增内资企业注册资本35.68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州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3.21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0.28亿元,增长59.4%。第二产业投资23.6亿元,增长1.9%,其中工业投资23.6亿元,增长12.6%。第三产业投资51.54亿元,增长37.0%。分领域看,制造业投资11.4亿元,下降1.95%,房地产开发投资17.8亿元,下降33.1%。
人民生活
2021年,全州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78元,比上年增长9.2%(名义增长,下同)。按地域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93元,比上年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95元,比上年增长10.9%。
第一产业
2021年,全州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03%。其中,农业产值90.12亿元,增长3.42%。林业产值4.58亿元,增长0.49%。牧业产值21.62亿元,增长28.17%。渔业产值3.11亿元,增长2.89%。农林牧渔服务业2.27亿元,增长1.84%。
2021年,全州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67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31%。共有农业机械总动力66.39万千瓦,增长2.03%。农用化肥使用量(按实物量计)11.42万吨,增长0.84%。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438.01吨,下降0.72%。农药使用量(按实物量计)791.69吨,增长8.63%。
2021年,全州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3.16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73%。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39万公顷,增长2.6%。经济作物播种面积5.77万公顷,增长2.9%。粮食总产量38.76万吨,增长1.9%。水果总产量86.36万吨,增长20.4%;蔬菜产量78.39万吨,增长7.0%。
2021年,全州县肉类总产量7.72万吨,比上年增长21.4%。生猪出栏74.47万头,增长31.6%。家禽出栏1004.67万羽,下降6.3%。水产品产量2.24吨,增长3.7%。
第二产业
工业
2021年,全州县全部工业总产值57.77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2.99亿元,比上年增长4.4%。全部工业增加值12.89亿元,比上年增长4.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92亿元,比上年增长4.1%。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增加值0.23亿元,比上年增长56.1%。制造业增加值5.21亿元,比上年增长8.0%。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3.48亿元,比上年下降3.1%。
2021年,全州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5.0%,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19.6%,非金属矿采选业增长56.1%,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27.3%,食品制造业增长3.8%,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下降2.1%,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下降119.2%,造纸和纸制品业增长14.8%,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2.9%,医药制造业下降0.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7.8%,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17.0%,汽车制造业增长1.1%,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5.7%,本年新增行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5.8个百分点,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4个百分点。
2021年,全州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比上年下降10%,其中国有控股企业下降23.1%,非公企业与上年持平,民营企业与上年持平。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增长5.4%,规模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4.46%。
建筑业
2021年,全州县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0.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8%。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总产值17.2亿元,增长30.1%。
第三产业
房地产业
2021年,全州县房地产开发房屋施工面积137.85万平方米,下降26.3%。其中,年内新开工面积40.59万平方米,下降39.9%。商品房销售面积52.9万平方米,增长15%。其中住宅45.52万平方米,增长17.4%。商品房销售额24.77亿元,增长31.3%。其中住宅21.75亿元,增长41.5%。商品房待售面积7000平方米,增长10.64倍。其中住宅6634平方米,增长33.02倍。
国内贸易
2021年,全州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59亿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30.56亿元,增长3.2%。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12.03亿元,增长9.1%。
2021年,全州县批发业销售额16.61亿元,增长16.6%。零售业销售额39.27亿元,增长9.9%。住宿业营业额0.54亿元,增长23.1%。餐饮业营业额3.91亿元,增长22.4%。其中,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3.71亿元,增长21.1%。限额以上零售业销售额1.82亿元,增长6.6%。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0.49亿元,增长34.3%。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0.26亿元,增长23.8%。
邮电运输
2021年,全州县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7.5%。邮电业务总量48633万元,比上年增长26.4%。其中,邮政业务总量5994万元,下降12.7%。电信业务总量42639万元,增长34.9%。
旅游
2021年,全州县接待国内外游客726.39万人次,增长24.72%。其中,国内游客726.39万人次,增长24.73%。入境过夜游客0人次。旅游总消费76.6亿元,增长30.34%。其中,国内旅游总消费76.6亿元,增长30.36%,国际旅游消费0万美元。 据统计,2021年,全州县红色旅游接待游客589万人次,同比增长107.01%,红色旅游收入53.62亿元,同比增长98.32%。
金融业
2021年,全州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73.62亿元,增长9.3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231.36亿元,增长13.15%。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92.22亿元,增长10.92%。
综述
全州县地处湘桂走廊,自古是桂北湘南的区域中心和商品集散中心。交通路网四通八达,湘桂铁路、湘桂高铁和衡昆高速、厦蓉高速、322国道穿境而过,全州与南宁、广州、长沙、贵阳等四个省会城市形成“3小时经济圈”。 全州县县城,距桂林市125公里、湖南省的永州市79公里,交通便利,湘桂铁路自东北向西南斜穿全县8个乡镇。国道322 线与之平行,构成了全州对个交通的主干线。
城内夜景
公路
2020年,全州县公路总里程2600.57千米,其中高速公路93.33千米,县公路养护中心管养的国道、省道、县道288.76千米,县交通运输局管养农村公路2218.48千米(县道228.86千米,乡道746.49千米,村道1243.13千米)。县境重保路线好路率88.7%,一般县道良等路好路率77.2%,公路绿化率79%,县、乡道路晴雨通车率100%。18个乡镇100%通油路,272个建制村公路全部硬化,通畅率100%。形成高速便捷的运输体系,泉南高速(G72)、厦蓉高速(G76)在全州交汇,国道322线贯穿县境南北。
截至2021年末,全州县公路总里程3008.953千米(不含高速公路)。民用汽车保有量113000辆,其中私人89000辆。
铁路
全州县境内湘桂铁路、衡柳高铁平行贯穿县境南北。
航运
2017年末,全州县境内水运通航河流主要有湘江、灌江、万乡河,乡镇渡口21道,渡船24艘,其中车渡船10艘,客渡船14艘,持证渡工43人,主要分布在全州镇、庙头、黄沙河、凤凰、两河、枧塘、才湾、永岁等8个乡镇,邮路总长671千米。
2018年末,全州县境内水运通航河流主要有湘江、灌江、万乡河,乡镇渡口16道,渡船20艘,其中车渡船10艘,客渡船10艘,持证渡工36人,主要分布在全州镇、庙头、黄沙河、凤凰、两河、枧塘、才湾、永岁等8个乡镇,水路运输基本形成以横水渡为主,客货运为辅的网络格局。
2019年末,全州县境内水运通航河流主要有湘江、灌江、万乡河,有乡镇渡口16道,渡船20艘,其中车渡船10艘,客渡船10艘,持证渡工36人,主要分布在全州镇、庙头镇、黄沙河镇、凤凰镇、两河镇、枧塘镇、才湾镇、永岁镇等8个镇,水路运输基本形成以横水渡为主,客货运为辅的网络格局。
2020年,全州县境内水运通航河流主要有湘江、灌江、万乡河,乡镇渡口16道,渡船20艘(车渡船10艘、客渡船10艘),持证渡工36人,主要分布在全州镇、黄沙河镇、庙头镇、才湾镇、两河镇、凤凰镇、枧塘镇、永岁镇8个镇,水路运输基本形成以横水渡为主,客货运为辅的网络格局。
公共交通
2019年,全州县有城区公交线路10条,城乡(县城至各乡镇)公交线路9条,乡镇通公交率100%。投放燃油空调公交车90辆,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359辆(含城乡、镇、村公交)。
教育事业
截至2021年末,全州县有普通中学27所,专任教师2726人,当年招生14884人,在校生42349人,毕业生13947人;其中,普通高中6所,专任教师1228人,当年招生5767人,在校生14574人,毕业生4270人。有普通小学46所,专任教师2929人,当年招生7087人,在校生49769人,毕业生9282人。小学入学率100%,小学毕业升初中比例100%,初中毕业升高中比例93.27%。有幼儿园136所,专任教师911人,当年入园10303人,在园幼儿24989人。有特殊教育学校2所,在校学生212人,毕业生17人,专任教师32人。
全州高中 | 全州二中 | 全州三中 | 石塘中学 | 庙头中学 |
科学技术
截至2021年末,全州县登记科技成果2项,增长100%。获科技进步奖1项。签订技术登记合同16件,合同成交额1091.15万元,其中技术交易额585.89万元。受理专利申请72项,专利授权72项,其中发明2项。有效发明37项。
文化事业
截至2021年末,全州县有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22.62万册。文化馆及艺术馆1个。
体育事业
截至2021年末,全州县有体育场馆3个。
医疗卫生
截至2021年末,全州县共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694所。其中,医院26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卫生监督所1所,乡镇卫生院19所,村卫生室577所。卫生机构床位2550张,其中,医院1654张。全县医疗卫生技术人员3633人,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1251人,注册护士(师)1760人。
社会保障
2021年,全州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28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47%,城镇失业再就业人数2393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7462人。
2021年,全州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469414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76919人,其中,参保离退休人员30139人。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667695人,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47160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1330人。领取失业保险人数663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33928人。
2021年,全州县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35272人,其中,城镇居民2983人,农村居民32288人。有养老服务机构4个,床位数538张。
地名由来
因泉水或纪念和尚得名。“全州”含义有两说,一说以泉陵谐音得名;一说为纪念湘山寺僧全真而得名。
地方艺术
全州渔鼓亦称全州道情,分南北两腔,曲调大同小异,南腔清亮激昂,北腔婉转悠扬,北腔主要流传于文桥、庙头、黄沙河三个乡镇,南腔流传于其他乡镇。 铜鼓吹打乐(亦称鼓手牌子)是全州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演奏形式,适用于民俗生活中的婚、丧、喜、庆。2000年以后,一般用于丧事。乐器除原有的传统鼓吹乐器外,加入西洋乐器。 民间小调是全州劳动人民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歌唱形式,如哭嫁歌、柳柳歌等。小调贴近生活抒发人们内心情感,曲调短小,节奏平稳,旋律流畅。歌词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善用比喻、比兴、对比、夸张、排比等手法。
文物古迹
截至2019年末,全州县有虹饮桥、燕窝楼等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56处。
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9年,全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中心完成打社火、土陶制作技艺、全州县金槐茶制作技艺3个项目的县级认定工作,申报全州剪纸项目传承人唐美兰成为自治区级传承人。在全州县桂剧传承基地举办第五届桂剧培训班,培训50余人。
级别 |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项目保护单位 | 公布时间 |
自治区级 | 曲艺 | 全州渔鼓 | 全州县 | 全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 | 2012年 (第四批) |
自治区级 | 传统美术 | 全州民间剪纸技艺 | 全州县 | 全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 | 2010年 (第三批) |
自治区级 | 传统技艺 | 湘山酒传统酿造技艺 | 全州县 | 全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 | 2010年 (第三批) |
自治区级 | 传统技艺 | 全州醋血鸭制作技艺 | 全州县 | 全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 | 2010年 (第三批) |
自治区级 | 传统技艺 | 全州红油米粉制作技艺 | 全州县 | 全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 | 2012年 (第四批) |
自治区级 | 传统技艺 | 全州金槐茶制作技艺 | 桂林市全州县 | 全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 | 2020年 (第八批) |
信息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方言
全州县方言情况较为复杂,极富地方色彩,以县城为中心的全州话,属湘语方言系统中老湘语类。文桥、庙头、东山等乡镇对外使用全州话,对内有自己的土话或民族语言。
综述
全州县风景名胜有汉洮阳城遗址、炎井河谷、二十里一线江天、炎井温泉、天湖水库、虹饮桥、燕窠楼、湘山古寺等。
全州县有130个自然景点和人文景观,营业景区6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3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3个)。
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
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占地面积222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479平方米,展陈面积5278平方米。拟采用现代声光电技术、3D数码技术、场景复原,结合历史文物、艺术品、工艺品等动静结合,以湘江战役为主线,以弘扬长征精神为主旨,突出湘江战役悲壮的特点,全景式展现中央红军在湘江战役中最为惨烈的战斗历程,揭示红军指战员崇高理想信念和听党指挥、顾全大局的组织纪律性,激励广大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
燕窝楼
燕窝楼,位于全州县永岁镇石岗头村,距全州城十五千米,原是蒋氏祠堂,明代弘治乙卯八年(1495年),蒋建德始筹建逝卒未成,其子蒋淦迨明正德辛末六年(1511年)中进士后擢任工部侍郎,皇帝赐封他亲自设计主持将祠楼修建而成,因牌楼上的如意斗拱形似燕窝,故名燕窝楼。燕窝楼坐北朝南,由牌坊和门楼两部分组成,宽11.13米,进深12.8米,通高8米,面积为142.4平方米,面阔三间,进深四间,第一进深间为牌坊,后三间为门楼。2006年05月,燕窝楼作为明至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燕窝楼正面
天湖
天湖,坐落在全州县才湾镇的西北部,华南第二高峰真宝鼎东侧,距桂林市158千米,距全州县城52千米,距322国道42千米,距资源县城55千米;天湖有100平方千米的保护面积,43平方千米的集雨面积;天湖海拔1650米;天湖年平均温度15—20摄氏度;天湖有13个水库湖泊,有4万亩原始森林,8万亩高山草地。
天湖一侧
大碧头度假区
大碧头国际旅游度假区位于桂林市全州县庙头镇大碧头村,2019年被评为AAAA级景区, 距离黄沙河高速出口6千米,距离全州县城28千米,距离桂林市区138千米,距离永州54千米。地跨庙头镇、黄沙河镇,规划面积12415亩。
大碧头半山居度假别墅
湘山·湘源历史文化旅游区
湘山·湘源历史文化旅游区,2019年6月被评为AAAA级景区,其为两部分组成:湘山景区、湘源景区。
湘山寺
湘山景区坐落在全州县城西隅的湘山脚下,景区内湘山寺为楚南第一名刹,有“兴唐显宋”之誉, 寺内有摩崖石刻、妙明塔、洗钵岩泉、放生池浮雕群、天台院、寿佛殿、大雄宝殿、天王殿等,鼎盛时期全寺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僧众3000多人。
湘源景区位于全州县城北新区东南面,紧临湘江,规划用地面积20公顷,从景区门楼到楚南伟观楼沿江长2.7千米。景区以全州湘源文化为内涵,通过雕刻(人物雕塑、景石刻字、浮雕、壁画)和建筑(清湘书院、皆山阁、伟观楼、二妃庙、亭榭)的方式呈现。景区内花岗岩名人雕像72座,石质浮雕、壁画、景墙10余组,铭刻楹联诗词歌赋的牌匾与景石100余处,全州名人石栏雕刻介绍100余幅,大型牌楼1座,亭台楼阁13座,书院一处。
炎井温泉
炎井温泉位于全州县大西江镇炎井村,距离桂林市153千米,距离全州县城58千米。日流量558吨,恒温42℃,含有氟、锂、锶、锌、锗、铜、氡等多种元素,该泉属低钠低矿化度含氟偏硅酸纯天然温泉。景区内设有温泉宾馆、温泉休闲保健、水上乐园、药浴、花浴泡澡等休闲养生项目。 2016年12月被评为AAA级景区。
炎井温泉
桂林国际茶花谷景区
桂林国际茶花谷景区位于湘桂交界的全州县庙头镇,有近万亩连片茶花种植示范区,600余种茶花品种,成为茶花品种收集与培育、观赏、科普、养生与农耕体验为一体的乡村休闲旅游综合体。2018年被评为AAA级景区。
全州县思源民俗博物馆
全州县思源民俗博物馆位于全州县枧塘镇珠塘村白地头屯,规划用地面积4公顷,规划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包括古民居、文物陈列馆、古街、牌坊、古水车等五大部分。2014年8月,博物馆孔子学堂建成,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基地。全州思源民俗博物馆是广西师范大学文化保护与传承调查研究实习基地和南宁学院桂北传统民居教学研究实训基地。截至2018年末已完成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共42座房屋建设(修复明清古民居14座,民国古民居及碉楼3座,新建民俗文物陈列展示馆10座,楼台粮厂11座,古戏台1座,孔子学堂1座,旅游公厕2座)。
语录山
全州县枧塘乡珠塘村有一个小石山,人称“语录山”,山上刻语录和名人浮雕。作者是蒋济渭。
虹饮桥
虹饮桥位于龙水镇龙水村西,始建于清乾隆年间,长70米,宽4.2米,高7米,"虹桥秋柳"为龙水"八景"之一。
综述
全州“三辣”:红辣椒、大蒜、生姜,是全州三种著名的土特产品,形状各异,食法不一,但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香辣开胃。全州有句民谚:姜辣口来蒜辣心,朝天海椒辣全身。
全州县盛产水稻,是广西主要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也是优质水稻生产基地之一。粮油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红薯、花生、油菜、芝麻等;蔬菜主要有辣椒、大蒜、生姜、食用菌、槟榔芋、淮山、豆角、香芹、莲藕、马铃薯、芦笋、西红柿等;水果主要有柑橘、葡萄、西瓜、香瓜、猕猴桃、百香果、酥脆枣、优质李、梨、桃等;畜禽主要有牛、羊、麻花鸡、东山猪、文桥鸭等;水产主要禾花鱼、小龙虾、黄鳝、泥鳅、青蛙、田螺等;其他经济作物主要有金槐、木薯、红瓜子、果蔗、药材、罗汉果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有禾花鱼、东山猪、文桥鸭、石塘生姜等,是“中国金槐之乡”。
全州禾花鱼
全州禾花鱼,为长时期稻田放养驯化选育品种,因食水稻落花而得名。最远可追溯至汉代,唐昭宁年间,刘恂在《岭表录异》中有详细文字记载。乾隆时成朝廷贡品,誉满京城。禾花鱼年产两次,总产量1000吨左右,以重约1两至2两,长约2至3寸为宜。有青蒸、水煮、红焖、油炸、煎、火烤、烟熏等十余种吃法。
禾花鱼
红油米粉
红油米粉是全州县的传统风味小吃之一,是本地人的早点,主要以:米粉、肉汤打底,红油浮面,绿葱点缀。
红油米粉
醋血鸭
醋血鸭是全州特色风味小吃代表之一。主要在夏季食用。醋血鸭形成与该地饮食传统及气候有关,因全州夏天湿热,人们喜欢吃醋血鸭以降温祛火,清热开胃,主要采用盛夏上市的子鸭为原料,杀鸭留血、注入酸醋,以嫩姜或苦瓜为配料,将鸭肉先武、再文火焖熟,在出锅前倒入醋血。
醋血鸭
蒋冕(1462~1532年)明代县城北隅人(今全州镇北门一带)。15岁中解元。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与其兄蒋弄联袂同登进士及第,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礼部、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谨身殿大学士,加封太子太傅(从一品)。
曹学程(1563~1608年)今才湾镇田心铺人,16岁中举,20岁中进士。在湖北石首和浙江海宁任知县期间,因兴修水利,政绩卓著而擢为御史。
舒宏志(1566~1594年),全州北隅人(今全州镇北门一带),明朝尚书舒应龙之子,十八岁中举。
石涛(1641~1718年)姓朱名若极,字石涛,明靖江王赞仪十世孙,全州湘山寺僧,释号元济、道济,号苦瓜和尚、大涤子、小乘客、零丁老人、清湘老人、瞎尊者等。
谢赐履(1661~1726年)龙水镇桥渡村人。20岁与父同时中举,任感恩县令(今海南省东方县)。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谢赐履历任水平知府,山东巡抚、右佥都御史。
谢济世(1689~1756年)龙水镇桥渡村人。12岁代父作《观风制艺》一文,学官惊叹为神童,19岁中解元,23岁中进士后任翰林院庶吉士、检讨。
蒋良骐(1723~1788年)永岁乡石岗人,后迁居才湾。28岁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编纂、鸿胪寺、太什寺少卿、通政史司、通政使等职。
蒋启歇(1795~1856年)今龙水镇龙水村人。21岁中举,27岁中进士及第。历任江西省德兴、会昌知县、永丰知州、南昌同知、江西盐法道,后擢升河南彰德、卫辉、怀庆兵备道,其辖区正临黄河北岸。
蒋琦龄(1816~1875年)字申甫,号石月,今全州县龙水镇龙水村人,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礼闱二甲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九江、汉中、西安知府,四川盐茶道,翰林,顺天府尹等职。
赵炳麟(1876~1927年)清末官员。名竺垣,号清空居士。
伍纯道,男,当代书法家(1932.12.13~1993.5.10),广西全州县文桥人,广西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中文系,艺术系主任,民盟中央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广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蒋淑玉,女,广西全州县人。中国作家协会广西分会会员。广西散文家。
盘文波(生于1964年10月),笔名:光盘,全州东山瑶族乡人,研究生文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桂林市文联副主席,广西第四、第六、第七届签约作家。
蒋钦挥(生于1952年10月),男,广西全州人。1996年被评为广西优秀专家,1998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蒋济渭(1931~2009年),男,全州县枧塘乡珠塘村人。从1973年开始,蒋济渭开始在自己的小屋后面雕刻,共刻有31座“语录山”。
2003年12月,全州县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列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2007年,全州县获得“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称号。
2007年,全州县被国家列为“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试点县。
2015年11月,全州县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列为“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2016年6月,全州县被国土资源部评选为“第三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 同年荣获2016年度“广西科学发展进步县”农产品主产区, 同年7月,全州县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通过竞争性择优方式进入“2016年度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
2017年,全州县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列为“第三批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地区”。 同年12月,全州县入选第一批“自治区级生态县”。
2019年,全州县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举办的“2019广西十大最美县域”评选活动中荣获“2019年度广西十大最美县域”第五名。
2020年2月2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全州禾花鱼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被认定为“第三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2020年6月30日,全州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1年1月14日,全州县入选“第三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名单”。
2021年,全州县入选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单。
2021年6月29日,全州县被确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2021年11月,全州县被水利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择优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2022年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
2021年12月22日,全州县被认定为全国第六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22年12月23日,桂林市全州县入选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