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城杂记 编辑
《东城杂记》,清代文学家厉鹗撰,共分两卷,被收入《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和《武林掌故丛编》第六集之中。本书是厉鹗关于城东种种野史逸闻的搜集记录,由一篇篇短文构成,很多内容不见于正史与地方志书,具有较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厉鹗,杭州钱塘县人,对城东有深厚的感情,他在序中说:“小子生于是,居已三十余年,凡五迁,未尝离斯地也。”
《东城杂记》中的文章所述内容可以归为地点、人物、作品和其它四类。
其中地点类主要是一些南宋古迹和名人故居,也有少量的寺院、桥梁、水坝等。人物类中,除了两位南宋以外,别的都集中于元明清三代。诗画作品中以文章居多,其次为诗、画,这些作品的主人大多为杭州本地人。其它类的都是无法归入以上三类的东西,主要包括一些事件、古迹、物品、俚语等。
1、地点类
名称 | 性质 | 地点 |
永寿寺 | 寺院 | |
富景园 | 南宋古迹 | 望江路建国南路口以东 |
宋画院 | 南宋古迹 | 约望江门一带 |
海神坛 | 南宋古迹 | 庆春门东 |
高云阁 | 名人故居 | 不详 |
九宫贵神坛 | 南宋古迹 | 庆春门西 |
长生寺 | 寺院 | 不详 |
横河 | 河道 | 东河支流,今已不存 |
名人故居 | 金衙庄 | |
皋园 | 名人故居 | 约在解放路建国路口一带 |
长明寺 | 寺院 | 清泰街东河与环城东路之间 |
东里草堂 | 名人故居 | 河坊街建国南路口 |
土桥 | 古桥 | 约在庆春路环城东路口一带 |
新坝 | 水坝 | 约在贴沙河庆春路口附近 |
马婆巷 | 街巷 | 今名马坡巷,南接解放路,北抵大河下 |
城曲茅堂 | 名人故居 | 不详 |
兰菊草堂 | 名人故居 | 不详 |
半亩居 | 寺院 | 艮山门东 |
委顺斋 | 名人故居 | 不详 |
潮鸣寺 | 寺院 | 不详 |
红亭醋库 | 南宋古迹 | 在醋坊巷(南接庆春路,北抵潮鸣寺巷) |
回龙桥 | 南宋古迹 | 不详 |
兰芳轩 | 名人故居 | 不详 |
灵芝寺 | 寺院 | 环城东路清泰街口西南面 |
瓦子巷 | 街巷 | 菜市桥附近的一条小巷 |
玉玲珑阁 | 名人故居 | 不详 |
碧凤堂 | 寺院建筑 | 环城东路清泰街口西南面 |
自余轩 | 名人故居 | 不详 |
竹深亭 | 名人故居 | 不详 |
骆驼桥 | 桥梁 | 艮山门西 |
2、人物类
姓名 | 生活朝代 | 家庭住址 | 所述事件 |
程源 | 南宋 | 约望江路建国南路口 | 抄录了朝廷起用程源的敕文。 |
范思贤 | 元末 | 约庆春路环城东路口 | 记录了范思贤冒雨为徐一夔之子看病等事迹。 |
王绎 | 元末 | 约望江路建国南路口 | 引《南村辍耕录》,记录王绎高超的绘画水平。 |
潘时雍 | 元末 | 约庆春路环城东路口 | 记录潘时雍隐居城东,亲自躬耕,劳而后食的生活。 |
张遂辰 | 明代 | 约解放路建国路口 | 明代画家、名医,隐居杭州城东。 |
许次纾 | 明代 | 约望江路建国南路口以东 | |
沈大亨 | 明代 | 约清泰街环城东路口 | |
叶广居 | 元代 | 约望江路建国南路口 | 元代文学家,介绍了他的家世和生平。 |
许元孝 | 明末 | 不详 | 许元孝,自号“东城乞士”。 |
魏德刚 | 元末 | 不详 | 文学家、史学家。 |
徐桂 | 明代 | 不详 | 为官正直,后隐居城东,有洁癖。 |
虞长孺、僧孺 | 明代 | 长孺不详,僧孺居灵隐寺旁 | 弟弟隐居灵隐寺侧,并介绍其隐居地的情况。 |
胡守乾 | 明末 | 不详 | 介绍父亲和其在杭州城东生活状况。 |
徐行恕 | 明代 | 不详 | 与严印持、张光弼并称城东三高士。 |
洪昇 | 清代 | 约庆春路环城东路口 | |
沈丰垣 | 明末 | 马坡巷 | 本文介绍其生平,并抄录其作品《一萼红》等。 |
张天生 | 明代 | 不详 | 文学家,本文主要抄录了两首怀念他的诗。 |
张遂辰(2) | 明代 | 约解放路建国路口 | 本文介绍了他的一个绰号——张野花的来历。 |
郎瑛 | 明代 | 望江门内 | 本文介绍郎瑛的简要生平和著述情况。 |
陈际叔、柴虎臣 | 清代 | 不详 | 简要介绍陈际叔与鲲庭的友谊,柴虎臣的生平。 |
项溶 | 清代 | 不详 | 简要介绍项溶生平,并抄录三首诗作。 |
陶煜 | 元代 | 似乎不住城东 | 介绍杭州录事司任上办的一件案子。 |
魏一隅 | 元代 | 约庆春路建国路口 | 介绍了一位隐居东青门附近的行为怪异的隐士。 |
了心 | 南宋 | 不详 | 抄录其《重建南高峰塔记》一文。 |
杨琇 | 明末 | 马坡巷 | 主要抄录了其与沈丰垣词作一篇。 |
虞宗玫、宗瑶 | 清代 | 不详 | 简要介绍二人生平与交往关系。 |
3、作品类
题目 | 性质 | 简要内容 | |
程源授迪功郎制 | 不详 | 敕文 | 授予程源迪功郎 |
吴氏归本序 | 文章 | 赞扬范思贤归本吴氏 | |
萧士玮 | 文章 | 为闻子将的读书社作序 | |
西岭草堂续记 | 徐一夔 | 文章 | 记录一位高僧“钱唐泯上人”的生平 |
多喇传 | 杨维桢 | 文章 | 赞扬多喇舍身护主的忠诚 |
芝旸图 | 项子京 | 有山、水、桃花、高士等意象 | |
《如此江山亭》诗卷 | 张光弼 | 诗作 | 张光弼游吴山天庆观,有感而作诗 |
题《如此江山亭》诗卷 | 姚绶 | 文章 | 讨论为何命名为如此江山亭 |
城东倡和序 | 戴表元 | 文章 | 一些文人在杭州城东的诗歌唱和 |
剑石铭 | 张伯雨 | 碑刻 | 刻在一块石头上的铭文 |
芝兰室图 | 画作 | 描绘钱塘高僧古林昌的居室 | |
恽寿平诗 | 恽寿平 | 诗作 | 寓居杭州所作 |
云泉题咏序 | 方万里 | 文章 | 由“云泉”之名讲述治学的道理 |
钟绍京书 | 钟绍京 | 文章 | 该作品的后世流传情况 |
钟馗图 | 不详 | 画作 | 以此画作易主介绍郑、曹之友谊 |
毛稚黄、洪昉思诗 | 毛奇龄、洪昇 | 诗作 | 毛奇龄与洪昇二人描写东园美景的诗作 |
莫氏古泉记 | 张祖望 | 文章 | 对历代货币的记录 |
4、其它类
标题 | 内容 |
闻子将、严印持结社 | 记录明末闻子将、严印持在杭州创建读书社。 |
慈云寺宋刻 | 慈云寺中宋代碑刻遗迹 |
东门菜 | 杭州城东多菜圃的特色 |
戴文进画迹 | 明代画家戴文进为寺庙作画 |
又 | 记录了叶广居的一些诗作 |
圆鱼大士像 | 金学曾摆宴招待时从鱼腹中取出一佛像 |
药园送春句 | 清康熙年间一些文人聚集药园赏春作诗 |
贯休十六罗汉始末 | 长明寺内所藏十六罗汉的来历 |
芸隐横舟 | 介绍南宋一东河船坞官员的诗作 |
织成十景图 | 杭州的机户曾将西湖十景展现在丝织品上 |
姜西溟卜居 | 姜西溟曾与族人相约在城东置宅 |
尼居 | 抄录毛奇龄《志圆尼师抄化斋粮序》 |
富景园
武林城东曰东园者,宋御园也。元张氏展城后迤东十里许。民居甚鲜,多为池塘畦棱,因槩以东园。名乡先辈或云宋东苑。似未得其详,按《宋史》孝宗纪:乾道七年秋九月甲午,从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幸东园。《光宗纪》:绍熙五年夏四月,寿圣皇帝幸东园。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孝宗内禅,光皇实宪圣所命。孝宗遂得日奉长乐,极天下之养北宫,去东园最近。旬浃间,即请宪圣临幸,属芙蓉临池秀发,遂白宪圣。请登龙舟,撤去阑幕,卧看尤佳。宪圣欣然从之,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富景园在新门之东,孝宗奉宪圣太后,尝请游幸,又重于数戒。有司故营是园,以迩北宫规置,略仿湖山,今亦湮废。悉隶慈元殿,岁收花果之入焉。吴自牧《梦梁录》:城东新门外东御园,即富景园。四水潜夫《武林旧事》:富景园,新门外,俗呼东花园。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城东新开门外东御园,今名富景园。王士点《禁扁》:园有集芳、庆乐、聚景、玉津、玉壶、富景、翠芳,并在杭。以上诸书班班可考,所云新门,明代名永昌,本朝以其同闯贼伪年号,改曰望江,俗称草桥门。内地里人尚呼园前街者是已。郎瑛《七修类稿》云:东花园,宋之富景园也。内有百花池,今园前民家尚存大池,相传旧矣。《临安志》又云升仙桥,富景园前。南新、草桥,富景园东,今望江门内。护国禅院前有小桥,不通舟楫,俗呼为登仙桥,即升仙桥也。
近山阴许右文尚质《寓杭杂咏》云:富景园开曲巷东,风光直与玉津同。百花池上频移艇,闲杀江南垂钓翁。述古可谓详核矣。
又平湖沈修龄遐庵有经富春园故址调寄《摸鱼儿》词云:过城东,版儿巷口,斜阳催送残景。空园乔木无情物,不带昭阳鸦影。还记省,奈回首,花天月地和烟暝。鹃声啼尽。问浅碧荒池,淡黄疎柳,闲话不堪听。铜驼里,谁惜枝枝红杏,升仙桥外留映。繁华已作浮云散,几度春风消领。阑曲凭,数检校,垂旒弹指三生顷。昆明刼冷,看汉苑萤飞。苏台鹿走,唤起梦鸥醒。
予亦有过富景园故址调寄《台城路》词云:生年落托东城下,溪云素心都负。迹似潜夫,身如灌圃,只记南朝衰柳。墙根井口。抱一片晴沙眼波微溜,纵不言愁,露桃愁到不言后。探春那回行遍。冷饧犹未卖,人尚中酒,藏谜花楼,戏婴水馆,别有凭阑红袖。新烟信否,过几度酸风,翠梢眉鬬,竚立谁知,暝鸦飞去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