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编辑
外文名:NorthwestA&FUniversity
简称:西农、西北农大、NWAFU
办学性质:公立大学
学校类别:农林类
学校特色:双一流(2017年、2022年入选)985工程211工程强基计划2011计划展开
合并前
西北农业大学
截至2019年5月,学校有各类期刊20种,其中高校学报类期刊3种,学术(研究)类期刊12种,技术类期刊5种。按照主办单位划分,学校主办期刊17种,水保所主办期刊3种,分别是《水土保持学报》、《水土保持通报》、《水土保持研究》;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划分,教育部主管的期刊16种,陕西省林业厅主管的期刊1种,中国科学院主管的期刊3种。
期刊名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北植物学报》《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昆虫分类学报》《麦类作物学报》《西北林学院学报》《西北农业学报》《陕西农业科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北方蚕业》《陕西林业科技》《家畜生态学报》《动物医学进展》《畜牧兽医杂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36年正式创刊,曾用刊名《西北农学院学报》、《西北农业大学学报》。是全国综合性农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农林类核心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被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英国《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CAB Abstracts)、《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JSTC)、俄罗斯文摘杂志(P*AJ)、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等中国国内外多家权威数据军和文摘期刊固定转载和收录。主要设有农业科学、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植物保护、资源环境科学、林业科学、生命科学、园艺科学、食品科学等栏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于2001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的学术刊物。2014年12月,该刊成为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设有“三农”问题研究、经济与管理学研究、旅游业发展研究、哲学、政治、法学、社会学、语言文学研究、西部大开发研究,历史学、中外文化研究等栏目。是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7-2018)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2017年版)》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收录。
学校标识
校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徽由大圆环、中文校名、英文校名、内圆环象形图案和学校创建年份“1934”构成,金、白、绿三色套印。主要象征生命科学,体现农、林、水主题,表达产学研结合、传承农业文明和教书育人的办学思想。DNA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学校因小麦而知名,两条螺旋向上并排的遗传物质DNA链,构成闻名于世的小麦,体现了学校(种植业和养殖业)农业的特点,表达由教学和科研院所合并组建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传承农业文明的重任,肩负解决广大民众赖以生存的粮食问题的历史使命。
图案构成也是成排向上的树木,代表林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学校教书育人的办学思想。
上下翻动的水波,是多向调节水资源的水利。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是追求完美品德的写照。
一颗金装包裹的绿色种子是在校学生的形象。金色年华的学生,明天就是绿色世界的主人。
校徽
精神文化
校训
诚 朴 勇 毅
诚:诚实不欺,讲求信誉,以诚为本,为人为学,诚心正义,诚信待人。
朴:纯朴、朴实、朴素。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知识分子对故土、对现实的一种积极情怀,一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态度。
勇:勇敢、无畏、敢为天下先和不怕失败、不畏强暴、不迷信权威的精神。也有“勇气”、“创新”、“攀登”、“进取”之意,暗含强健体魄涵义。毅:毅力、坚韧、坚毅,意为具有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与意志,做到无坚而不摧、无往而不胜、不为暂时的失败所屈服,是成就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诚朴勇毅”四字校训,以“诚”字起首并以之为核心,又结合我校“农”的特色,同时有追求科学、追求真理、向往光明、健康向上的精神。
校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歌
作曲:赵季平
看霞染渭水,听凤鸣高岗,
教稼圣地培育英才栋梁,
啊!勤奋学习,自信自强,
用知识丰满飞翔的翅膀。啊!健全体魄,坚定信仰,
理想之舟从这里扬帆从这里启航。
走过风雨,拥抱阳光,
我们的校旗在古老周原飘扬。
看霞染渭水,听凤鸣高岗,
教稼圣地培育英才栋梁,
啊!西部开发,科教奠基,
天降大任我们承当。
啊!继往开来,跨越梦想,
托起中国农业明天的太阳。
李振声: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先后当选为中国共产党十二、十三大代表,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2006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山仑:旱地农业生理生态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主任、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李振岐:字兴周,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于天仁:土壤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赵洪璋:小麦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
朱显谟:中国科学院院士(地学部),中国著名的土壤和土地整治专家,国际土壤学会会员。
盛彤笙:中国著名的兽医学家、微生物学家和兽医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
侯光炯:上海市金山县人,土壤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曾任国立西北农学院教授。
涂治:字策三,湖北黄陂县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农业科学家、植物病理学家、教育家。
林容: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植物学家、植物分类学家,中国植物学学科的先驱者之一,中国菌物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曾任原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国立西北农学院教授。
王光远: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共党员。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名誉院长,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所名誉所长,国际刊物《工程优化》编委,国际结构安全与可靠性协会委员,曾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学科组成员。
李佩成:中国科学院院士。1956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农田水利系并留校任教。曾留学前苏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攻读博士学位。
虞宏正: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当选为九三学社中央科学文化委员会委员。1958年任中国科学院陕西分院副院长。1959年当选陕西省科协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魏江春:地衣真菌学家。1955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韩俊:现任吉林省委副书记,省政府党组书记,省长。
康绍忠:院士。现任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水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农业水土工程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1962年出生,湖南桃源人,1982年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获学士学位,1985年、1990年在西北农业大学分别获硕士、博士学位,曾担任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院长。
窦忠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存根: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会长。
陈宗兴:曾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刘于鹤:原林业部副部长、中国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
贾生华:现任浙江大学社科部副主任,浙江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企业投资研究所所长,兼任广宇集团、华庭股份、佳力科技、宁波方太等公司的独立董事或顾问
王如珍:中国合作经济学会会长。
张宝文: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原主席。
白纪年:原陕西省委书记、原西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周光宏:南京农业大学校长。
高宜新: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邓理: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原副主任。
郑小明:陕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
朱静芝:现任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农工党十六届中央副主席、陕西省委会主委。
石学友:陕西省政协原副主席。
张生朝:陕西省政协副主席。
陈里: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三农问题专家,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楼梦麟:同济大学教授,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土木工程系主任。
张建民: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土木水利学院院长。从事土动力学及岩土抗震工程领域的教研工作。
徐世烺:中国科学院院士。结构工程专家,浙江大学教授,主要从事高性能混凝土结构和材料研究工作。德国洪堡奖励基金获得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张福锁:植物营养学家。1982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土壤农业化学系。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邵明安:土壤物理学家。1985年在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现合并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硕士学位,1996年在IOWA州立大学获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康振生: 1982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植物保护系,1984年获西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西北农业大学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涌:家畜胚胎生物工程专家。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许为钢:小麦育种专家。202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侯水生:1983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原西北农学院)。202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戴征社:现任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榆林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
魏增军:政协陕西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副主席、党组成员,省对外友好协会会长(兼)。
喻树迅:棉花遗传育种专家。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文引学:现任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秘书长,机关党组书记。
梁桂:江西省委常委、省政府党组副书记,副省长。 曾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副部长级)。
孙其信: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曾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副部长级)。
常智杰:清华大学医学院长聘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武文罡:陕西省安康市委书记。
黄思光:2020年11月任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省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
孙矿玲:陕西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
王同川:美国W&W Group LLC 董事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事会名誉理事长、客座教授。
吴以环:现任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委、民盟广东省委会副主委、民盟深圳市委会主委,深圳市红十字会会长。
张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杜太生: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
廖允成:山西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蒋平安:现任全国人大代表,民革中央常委、民革新疆区委会主委、新疆农业大学校长。
杨忠歧: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国务院参事。
史清华: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系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农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刘振伟: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唐俊昌:陕西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党组书记。
郑宗林:陕西省汉中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曾福生:现任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
陈东宝: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医学院产科与妇科学系担任教授。
邵俊明: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大数据研究中心教授。德国洪堡学者。
武彬:美国亚利桑那生殖医学研究中心实验室主任。被授予“美国杰出胚胎学家”等荣誉称号。
彭有冬:现任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柳万生: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动物科学系教授。
陈志伟:创建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艾滋病研究所, 并担任首任所长, 现为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终身教授。
张兴平: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副院长,二级研究员,国家人才计划特聘专家。
周瑞: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卓越学者。
吴普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
马珊珊:1979年5月出生,2022年7月任天津市南开区委书记。
党双忍:现任陕西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
樊少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博士生研究生导师。
程方民: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谭东岳:2015年通过“未来领袖”计划加入碧桂园,碧桂园鲁南区域总裁。
方晓峰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助理教授/研究员。
柏浪涛:清华大学刑法学博士,德国波恩大学法学院博士后,法考辅导专家,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刑法学副教授。
马述忠: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中国数字贸易研究院院长。
梁彧祺:牛津大学社会学系博士。
王鑫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剑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 研究员。
冷畅俭:山东农业大学校长。
吕卫东: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王忠明:湖南省汇湘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范雪梅:茅台葡萄酒总经理。
李记明:张裕葡萄酒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王和山: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党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