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檀 编辑
叶檀,女,汉族,中国国籍,1973年5月22日出生于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知名财经评论家、财经专栏作家,专攻政治史与经济史。叶檀财经创始人、华鑫股份首席经济学家。《每日经济新闻》首席评论员、评论版主编,央视《环球财经连线》财经评论员、《解放日报》经济评论员,央视财经频道特约评论员。在《南方都市报》、《南方人物周刊》、《财经国家周刊》、FT中文网等多家媒体开辟财经评论专栏。现居住上海。
获《南方人物周刊》2008年度青年领袖、中国证券市场20年回顾与展望论坛20年最具影响力财经传媒人奖等奖项。主要从事资本市场、房产市场、金融等领域写作。著有《拿什么拯救中国经济》《中国房地产战争》。
中文名:叶檀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73年5月22日
职业:财经作家
主要成就:财经评论员
代表作品:《大破局》《中国房地产战争》,《拿什么拯救中国经济》
出生地:上海
职务:《环球财经连线》财经评论员,叶檀财经创始人
叶檀最新财经论题十则:
新股发行重在抑制造假与大股东圈钱
降息潮说明次贷危机发展到全面债务危机
该如何改变中国富豪的诞生模式?
香橼出手做空 我们应趁此筑好篱笆
经济转型中三大红利将消失
房地产有保底共识无泡沫共识
中国债务链条泡沫大 货币政策不会大规模放松
从养老金到公积金 管理层到底在惦记什么
城市化是可以拉动内需的
叶檀:2013年房地产市场稳中有升
从2012年四季度开始,房地产市场强劲反弹,2013年房地产在控制的呼吁声中继续上涨。
2012年的房地产市场的特点是分化,由于经济景气周期下行,以及出口大幅下降,导致以单一资源为主的中小城市如鄂尔多斯、以外向出口为主的中小城市如温州东莞等地房价下降,如冰山融化。
也许因为冰山融化惊吓到了某些人,也许因为地方财政的警报开始拉响,从2012年年中开始,房地产市场出现逆转,开发商开始以低价检选土地,下半年大规模进入市场,到四季度地价上升,以至于某地方政府不得不以行政手段中止企业拿地。
从年中开始,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价格坚挺、成交量上升,其他省会城市房价开始抬头,到四季度趋势已经十分明显。房地产市场由淡转旺,其背景是刚性与改善型需求主导、表面上限购限贷仍在严格执行。可以想像,一旦房地产政策放松,房地产市场将如何火爆。
叶檀:鄂尔多斯和海南崩盘原因大不相同
两个市场环境不同,崩盘原因大不相同:鄂尔多斯房地产崩溃主要是金融链条崩盘的结果,金融杠杆过高、中小城市本地消费力耗散,后继无力;海南房地产第一次崩盘缘于海南旅游未进、房地产开发冒进。如果再次崩盘,则说明我国最具吸引力的休闲与旅游地产无法吸引到足够的资金,剩余资金有了其他去向。海南是中国房地产泡沫崩溃的第一个样板,鄂尔多斯是第二个样板。
叶檀:取消预售制 房地产就完了
房地产预售制度是期货制度,如果取消预售制,房地产市场就完了。
预售款相当于开发企业获得一大笔无息贷款滚动使用,可以增加开发商利润。
预售制度还方便了避税。
保留预售制度,房地产价格不会继续上涨,房地产价格主要取决于水浸银根的程度与未来的通胀预期。但取消预售制度,房地产市场倒有可能崩盘。
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则称,叶檀对中国问题的观察非常细致到位,文笔通俗易懂,自然流畅。对正处于快速转型、变迁的中国社会来说,挑战当然很多。在这种时期,叶檀的多方位视角尤其珍贵。(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评)
“中国经济正在经历复兴与崛起道路上激动人心的变革进程。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纵观全局的战略思考,也需要贴近现实的密切跟踪与记录。历史藏于细节之中,在宏大的叙事与细节的结合方面,叶檀以她的勤奋、 敏感和独立思考,作出了富有影响力的探索。也许读者并不一定都赞成她的结论,但是,这些长期跟踪形成的思考成果,有着特有的参考价值。”(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