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海潮·悼周恩来总理 编辑
悼念周恩来诗词中的经典之作
《望海潮·悼周恩来总理》是当代诗词大家、外交家厉声教于1976年所作的哀悼周恩来总理的一阙词,为悼念周总理诗词中的经典之作。该词仅用寥寥数笔即勾勒出周恩来波澜壮阔的一生,既表达了作者对周总理的敬仰、爱戴与深切怀念之情,又对周总理的一生是一个上升到艺术高度的理性的概括。
望海潮·悼周恩来总理
最后一句,借用诸葛亮出师表一文中躬耕于南亩的意象与典故,以比喻谦逊的周恩来总理,又借用陶渊明曾作《归田园居》一诗的典故和意象,用“躬耕人去空园田”一句,表达出作者对于为国为民操劳一生,鞠躬尽瘁的周恩来总理去世后,内心无限悲痛惋惜的心情。那辛勤耕作的人走了,只剩下空荡荡的园田,谁来耕种?像诸葛亮一样鞠躬尽瘁的周总理走了,我们该怎么办?这种哀思,实际上也真实反映了当年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以及作者那种忧国忧民的情怀。整阙词哀而不伤,虚与实,放与收,意象与用典,抒情与叙事均结合巧妙,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周恩来总理的景仰、哀悼和思念。个别处似乎虚多实少,典故较多,实则是作者用语谨慎,以避人耳目。但在那个年代,已属惊人之语,足见作者对于周恩来总理的崇敬之情已超越了对其个人安危的顾忌。
厉声教(1935年1月7日-2017年8月6日),籍贯浙江杭州,生于南京,长于上海。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杰出外交家、国际法学家、教育家、诗词家。1956年进入外交部工作,代表新中国参与了中缅、中印、中朝、中苏等边界谈判及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等重大国际谈判,被公认为国际海洋法和中国边界与海洋事务权威专家,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文本的主要起草人与定稿人之一,并参与了英文本的起草与定稿工作,为国家的外交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受到周恩来总理的点名肯定与两次接见。有“诗人外交家”之称的厉声教被誉为“学贯中西的一代大师”。他的作品影响深远,其中《望海潮·悼周恩来总理》、《癸丑年九月怀周总理》、《浣溪沙·甲戌年夏梦曲院荷花》、《辛卯季春谒厉杭二公祠》、《访二公祠寻厉公墓不获》、《观潮有感》、《采桑子·西湖四咏》等被公认为当代诗词中的经典之作。作为当代国学代表人物,其作品和事迹被编入《中国当代诗坛选藏》、《静安文史》、《杭州党史》等典藏文献及大、中、小学教材中,并被翻译成英文、法文、西班牙文、德文、俄文、日文等多种语言文字。凤凰网评价其为“当代罕有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融中西文化精髓于一身的,中华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厉声教是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厉麟似的长子,清代诗坛泰斗厉鹗的七世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