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浣溪沙·甲戌年夏梦曲院荷花 编辑
《浣溪沙·甲戌年夏梦曲院荷花》是著名外交家、当代诗词大家厉声教于1994年在驻加拿大多伦多时所创作的一首词作。这阙词抒写了厉声教夏夜梦回杭州,泛舟西湖,夜观曲院风荷时的感受,表现了作为外交官的厉声教虽身在异国,仍心系故乡杭州的思乡情怀。
词作上半阙以夜泛西湖开头,却不先铺排景致,而是先声夺人,以一曲菱歌引人入胜,令读者瞬间身临其境,如置身湖中,耳边是歌声伴着船桨划水的声音,眼前是碧波沉沉,月照荷花的景色。在作者笔下,荷花不是以通常晴空烈日下红花绿叶的艳丽形象出场,而是在如银月色映照下,褪去鲜艳,展现出别样的清幽,颇有水墨画的味道,这在西湖歌咏中是比较少见的。而空庭之中,只有月光盈门,也是闲云野鹤之境,这同样多少体现出作者不求富贵,洁身自好的追求和返璞归真,远离烦嚣的渴望。
下半阙写景之中融入了触及灵魂的情感表达,流光谁吊问,何处不销魂,两处疑问的答案耐人追寻,颇有东坡诗“人生到处知何似”一句的味道。末句才点破此乃梦境,出人意表。梦境中折射的是作者思念祖国和家乡的心境。好梦不长,如斯良辰美景不可多得;游宦异国,自是梦萦魂牵故乡山水。
整阙词清丽流畅,洒脱自然,立意新颖,不落窠臼。词中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如歌如画,亦真亦幻。自古至今,歌咏西湖、荷花的诗词歌赋何其多矣,却鲜有这样别致而有意趣的。
有“诗人外交家”之称的厉声教被誉为“学贯中西的一代大师”。他的作品影响深远,其中《望海潮·悼周恩来总理》、《癸丑年九月怀周总理》、《浣溪沙·甲戌年夏梦曲院荷花》、《辛卯季春谒厉杭二公祠》、《访二公祠寻厉公墓不获》、《观潮有感》、《采桑子·西湖四咏》等被公认为当代诗词中的经典之作。
作为当代国学代表人物,其作品和事迹被编入《中国当代诗坛选藏》、《静安文史》、《杭州党史》等典藏文献及大、中、小学教材中,并被翻译成英文、法文、西班牙文、德文、俄文、日文等多种语言文字。凤凰网评价其为“当代罕有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融中西文化精髓于一身的,中华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