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人 编辑

中华民国将领、抗战名将
孙立人(1900128日-1990年11月19日),字抚民,号仲能,族,出生安徽庐江。先后毕业清华大学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军衔,第一次缅战时任新38师师长,在孟关杰布山隘,孟拱河谷地击败日军。第二次入缅作战时任新一军军长,攻克八莫、南坎、龙山、南巴卡、新维、腊戍、乔美等地,共击毙日军3万3千余,是抗战中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有“丛林之狐、“东方隆美尔”的美称。抗日战争胜利后,率部赴广州接受日军投降。后参加内战,历任东北绥靖副司官兼新编第一军军长、长警备司令、陆军总司令部代理副总司令兼陆军军训部部长、陆军副总司令、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台湾防卫司令,驻守台湾。1950年起任台湾“陆军总司令”兼“保安司令”、“总统府”参军长。1955年因“孙立人案件”被撤职软禁。1988年台监察院认定孙立人无叛乱意图,2014年7月,台湾监察机构承认1

基本信息

编辑

本名:孙立人

字:抚民

号:仲能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安徽庐江县金牛镇

生日期:1900年(庚子年)12月8日

逝世日期:1990年(庚午年)11月19日

主要成就:国军现代化、建立完善之兵役制度与预备军官制度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

性别:男

荣誉称号:丛林之狐、东方隆美尔

军衔:陆军二级上将

参加主要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所属政党:中国国民党

人物生平

编辑

早年经历

孙立人于美国弗吉利亚军事学院毕业纪念册上的照片及评语。孙立人于美国弗吉利亚军事学院毕业纪念册上的照片及评语。

1924年,孙立人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紧接着就考取公费留学。直入普渡大学三年级加修土木工程学,1925年取得学士学位毕业。在美国桥梁公司工程师约4个月后,决意改学军事,考入有 “南方西点”之称的美国弗吉尼亚军校学习,从此步入军旅生涯

1927年,毕业,游历欧洲,参观英、法、德等国军事。

1928年6月,孙立人抵达大连,坐海轮经上海回到家中,在国民党中央党务学校,任中尉军训队长。

1930年,入陆海空军总司令部侍卫总队任上校副总队长。

1932年,调财政部税警总团任第二支队上校司令兼第四团团长。

抗战名将

条:淞沪会战税警总团

1932年,“一·二八”抗战的时候税警总团以第88师独立旅的身份参战,战功卓著。此间孙在训练上下了很大功夫,把中国传统教育和美国军校的教育方式结合起来,制订出适合自己部队需要的训练制度和方法,形成了一套与国军其它部队不同的训练操典,被大家称为“孙氏操典”。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9月税警总团开拔奔赴淞沪会战前线。税警总团驻守蕰藻浜(吴淞江北支流),后因侧翼被优势日军突破,被迫退守苏州河(吴淞江南支流)南岸。成功阻击日军橡皮艇七次渡河。11月3日拂晓,日军大举偷渡苏州河,孙立人部激战8小时将日军赶回,当晚,孙立人带人趁夜色破坏浮桥,被日军发觉并遭猛烈炮火袭击,全身被炸伤13处,奄奄一息,昏迷三昼夜。

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前夕,宋子文又派其弟弟宋子安护送孙立人去香港,住进跑地养和医院,名医树芬悉心诊护。

缅北战场上的孙立人与史迪威缅北战场上的孙立人与史迪威

1942年4月17日,西线英军步兵第1师及装甲第7旅被日军包围于仁安羌,粮尽弹缺,水源断绝,陷于绝境,孙立人史迪威之命派113团团长刘放吾率团星夜驰援。18日凌晨,孙立人亲自从曼德勒赶往前线指挥113团向日军发起猛烈攻击,至午即攻克日军阵地,歼敌1个大队,解了7千英缅军之围,并救出被日军俘虏的英军官兵、传教士和新闻记者500余人。仁安羌之战是中国远征军入缅后第一个胜仗,孙立人以不满1千的兵力,击退数倍于己的敌人,救出近7倍于己的友军,轰动全球。后复掩护盟军转进,转战经月。1942年5月27日走出林区,抵达印度,军容整肃,锐气不减。

1942年8月,先后到达印度的中国远征军新38师和新22师进驻印度兰姆珈训练基地,番号改为中国驻印军。开始装备美械和训练。10月,中国驻印部队改编为新1军,郑洞国任军长,下辖孙立人新38师和廖耀湘新22师。

孙立人、廖耀湘和史迪威在讨论孙立人、廖耀湘和史迪威在讨论

1943年10月,中国驻印军开始向缅北大举反攻。第2次缅甸战役开始,孙立人指挥新38师如下山猛般扑向胡康河谷。1943年10月29日,占领新平洋。1943年12月29日,攻占于邦。

占领于邦后,孙立人攻势不减,于1944年2月1日攻克太白加,3月4日与廖耀湘新22师两路夹击攻克孟关。3月9日,孙师113团与美军突击队联手攻占瓦鲁班。号称“丛林作战之王”的日军第18师团死伤过半,狈逃出胡康河谷。据日军战史记载:“在九州编成,转战中国,素有把握的第18师团,与中国军战斗最自信,岂料胡康河谷的中国军队,无是编制、装备,还是战术、技术,都完全改了面貌,使军队损失惨重,全军不禁为之愕然。”

驻印军攻占胡康河谷后,1944年3月14日乘胜向孟拱河谷进攻。新38师113团从左翼翻山岭迂回到坚布山后方,和新22师两面夹击,29日攻占坚布山天险,叩开了孟拱河谷的大。1944年4月24日,按史迪威的计划,新38师和新22师分别向孟拱和加攻击前进。

入缅作战入缅作战

中国驻印军攻克密支那后,部队进行休整扩编,由新1军扩编成两个军,即新1军和新6军。孙立人任新1军中将军长,下辖新38师和新30师(后廖耀湘新6军回国增援国内抗战,其50师编入新1军)。

1944年10月,反攻缅北的第2期战斗开始。中国驻印军由密支那、孟拱分两路继续向南进攻。孙立人率新1军为东路,沿密支那至八莫的公路向南进攻,连续攻取八莫、南坎。1945年1月27日,新1军与滇西中国远征军联合攻克中国境内的芒友,打通了滇缅公路。随后,孙立人指挥新1军各师团继续猛进,3月8日攻占腊戍,3月23占领南图,24日占领西保,27日攻克猛岩,胜利结束第2次缅甸战役。

解放战争

主词条:金门战役

孙立人将军与新一军孙立人将军与新一军

1946年3月,孙立人奉蒋介石之命率新一军搭乘美国运输舰从广州北上,在秦皇岛登陆后转乘火车到达锦州,分布在沈阳外围,配合第五十二军和新六军与东北民主联军作战。4月,所部五个师分两路沿沈长线向四平平行推进,遇到东北民主联军的有力阻击。在新六军等部增援下,凭借优势兵力,于5月19日进占四平,22日占领长春。

东北战场上的孙立人东北战场上的孙立人

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8月,孙立人被任命为东北绥靖公署副主任兼长春警备司令,率第一军扼守长春及永吉以北松花江以南各重要据点,遏制东北民主联军北满部队南渡松花江。在随后的作战中,孙部作战不利。1947年4月,孙立人被调至沈阳,改任东北保安司令部副司令长官;8月,又调离东北,改任代理陆军副总司令兼陆军训练司令;但孙立人并不称心如意,他苦心经营多年的新一军被蒋介石收回,交给了埔系的潘裕昆。孙几经努力,只从新三十八师和军部选走了原是税警总团及印度、缅甸时期共事的几百名亲信,渡海到台湾去训练新兵。1949年9月,孙立人被任命为台湾防卫司令,协同陈诚营造退守台湾这个最后据点。

兵变案件

主词条:孙立人事件

孙立人题字孙立人题字

1983年5月,孙立人自清华大学毕业满60周年,虽未能前往,但台湾清华大学派杨觉民教授登门赠送纪念金牌。杨随后发一篇文章,讲述孙立人近况,这是孙立人被软禁28年来第一次公开见诸报

1986年,《孙立人事件始末记》一书正式出版,首次详细叙述孙立人案的全过程,引起舆论广泛关注。

1988年3月20日和27日,“国防部长”郑为元两度亲往台中拜访孙立人,表示今后孙立人有行动和言论的充分自由,可以到任何地方,见任何朋友。自此,孙立人结束了长达33年的幽禁生活,重获自由。

1990年11月19日,孙立人病逝于台湾。

1998年,孙案涉案人及家属要求监察院公布“五人小组”报告并还原真相。

2001年1月8日,监察院通过决议,称孙案乃“被阴谋设局的假案”。“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朱浤源教授获新台币六十万元经费补助,就孙立人兵变案进行专门研究,据朱教授研究调查结果称:“进驻孙公馆翻遍了孙立人将军保存的所有档,和“国防部”与“总统府”的所有机密档案,并未发现孙立人有任何不法行为”。

2014年7月,台湾监察机构承认郭廷亮当年遭刑求被迫写下自白书,“假藉长官名为匪工作”,其实他不是匪谍;这项调查间接为孙立人平反

获得荣誉

编辑

孙立人将军与林旺,摄于1947年孙立人将军与林旺,摄于1947年

1942年,仁安羌之战蒋介石给他颁发的四等云麾勋章

1943年,仁安羌之战英王乔治六世颁发不列颠帝国勋章(Knight/Dame Commander;缩写是KBE/DBE)。

1943年,缅甸战役中出色的表现美国总统罗斯福颁发的丰功勋章。

1945年,缅北滇西战役被中华民国授予青天白日勋章。

家庭情况

编辑

婚姻

孙立人故居孙立人故居

孙立人故居坐落在金牛镇旁,金牛山半山腰处,坐北朝南,是一座晚清风格的小四合院,是孙立人24岁结婚时的住处。1989年清明,孙立人专托老部下潘德辉回庐江代为扫墓。

  • 孙立人将军纪念馆

    孙立人将军纪念馆位于台中市向上路和民生北路交叉路口,占地约800坪,一栋日式房舍白墙黑瓦、淡蓝格,屋侧、屋后则是庭院。

    纪念活动

    活动名称

    地点

    时间

    中国远征军之孙立人抗日史迹展

    台湾台北

    2015年9月26日

    孙立人将军115岁诞辰纪念会

    台湾佛山台北道场

    2015年12月8日

    中国远征军之孙立人抗日史迹展

    安徽庐江

    2015年12月8日

    孙立人将军军旅生涯图片展

    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

    2016年9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