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学报 编辑
《建筑学报》创刊于1954年,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建筑学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学术期刊。
截至2017年1月,《建筑学报》第七届编委会有顾问7人、委员32人。
据2020年2月29日中国知网显示,《建筑学报》共出版文献量13278篇,总下载次数4685578次、总被引次数104612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1.461、(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687。据2020年2月29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建筑学报》文献量为5542篇、基金论文量为965篇,被引量为63809次、下载量为771164次;据2017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2017年影响因子为1.27。
中文名:建筑学报
外文名:ArchitecturalJournal
语种:中文
类别:建筑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学会
创刊时间:1954年
出版周期:月刊
国内刊号:11-1930/TU
国际刊号:0529-1399
邮发代号:2-192
编辑部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建设部南配楼
1954年6月,第一本《建筑学报》出版,季刊,8开本,白色封面,红色刊名,四边印有一圈金色框线,故有“金边学报”之称。同年12月底出版了第二期。
1955年,因遇上反对建筑复古主义,暂时停刊。
1956年8月,《建筑学报》第一次复刊,改为16开本,双月刊出版。
1960年7月到10月,《建筑学报》进行短期整顿,10月与《土木工程学报》合并。
1962年,《建筑学报》与《土木工程学报》分开。
1965年1月,《建筑学报》 继续进行整顿;6月,被迫第二次停刊。
1966年1月,第二次复刊,改为月刊出版。8月,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建筑学报》被迫第三次停刊。
1973年10月,停刊达7年之久的《建筑学报》第三次复刊,并改为季刊出版。
2014年,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名单。
栏目方向
报道内容
《建筑学报》以国内建筑界的重要活动、学术研究及实践为主要报道对象。根据学科特点和读者定位,报道方向兼顾理论和实践两大内容。
主要栏目
《建筑学报》设有建筑理论、建筑评论、建筑教育、建筑作品、建筑技术、设计研究、住宅设计、城市设计、建筑历史、遗产保护、国外建筑以及交叉衍生学科动态与最新进展等栏目。
读者对象
《建筑学报》目标读者群为建筑学领域内较高层次的专业人员,主要分为三类: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建筑学专业教师、研究生、研究人员等;设计机构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的建筑师、规划师、景观设计师等;建筑与规划行业管理部门的专业管理人员以及房地产开发、策划等领域的相关人员等。
编委人员
截至2017年1月,《建筑学报》第七届编委会有顾问7人、委员32人。
顾问: 宋春华、张锦秋、何镜堂、马国馨、郑时龄、单霁翔、黄星元
委员:王建国、王俊雄、王骏阳、王辉、王澍、孙一民、朱小地、刘东卫、刘克成、朱剑飞、庄惟敏、邵韦平、李兴钢、张伶伶、沈迪、张颀、李振宇、张雷、张鹏举、孟建民、周恺、赵元超、柳亦春、顾大庆、钱方、常青、梅洪元、黄艳、崔恺、曹嘉明、韩冬青、赖德霖
出版发行
据2020年2月29日中国知网显示,《建筑学报》共出版文献量13278篇。
据2020年2月29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建筑学报》文献量为5542篇、基金论文量为965篇。
影响因子
据2020年2月29日中国知网显示,《建筑学报》总下载次数4685578次、总被引次数104612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1.461、(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687。
据2020年2月29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建筑学报》被引量为63809次、下载量为771164次;据2017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2017年影响因子为1.27,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670种)中排第926名。
收录情况
《建筑学报》是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9-2020)来源期刊(含扩展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被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8)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