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大千 编辑
张大千(1899年5月10日—1983年4月2日),四川省内江市人,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下里港人,斋名大风堂,中国近现代国画家,景星学社社员。代表作品《荷花图》《爱痕湖》《长江万里图》《秋曦图》等。
1911年9月,张大千就读于内江天主教福音学校,随后在华美初小学毕业。1914年9月,就读于重庆曾家岩求精中学,之后转入江津中学。1917年,东渡日本,在京都艺专学习印染,仍习画不辍。1919年,由日本回到上海,先后拜书画家曾熙、李瑞清为师,主攻魏碑,兼学行、草、篆、隶等体。在上海期间,与兄弟张善孖昆仲创立大风堂画派。1944年,举办《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览》,受到重庆各界关注。之后在亚、欧、美举办了画展,被誉为“当今最负盛名之国画大师”。1949年,创作《荷花图》,现藏于中南海毛泽东故居。1969年,迁居美国旧金山,居美10年,是张大千创作的鼎盛期。1974年,获美国加州太平洋大学名誉人文博士学位。1978年,移居台北,晚年思乡而不得归,于1983年4月2日因心脏病逝世。
中文名:张大千
别名:大千居士、下里港人
国籍:中国
出生地: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城郊安良里
出生日期:1899年5月10日
逝世日期:1983年4月2日
毕业院校:京都公平学校
职业:画家
主要成就:山水画大家国画大师与张善孖昆仲创立“大风堂画派”泼墨画家
字:季爰
号:大千、大千居士、下里港人
原名:正权
少年时期
1949年1月,创作《荷花图》赠毛泽东。 1950年,应印度美术会之邀赴新德里举行画展,并留居印度大吉岭年余,其间曾去阿旃陀石窟临摹壁画,以之与敦煌莫高窟壁画作比较研究。在印期间所绘作品多精细工笔,且有《大吉岭诗稿》1卷。1951年,返港,翌年迁居阿根廷。
1953年,再移居巴西,在圣保罗购地150亩,建中国式庄园──八德园,留居17年。1955年,所藏画以《大风堂名迹》4册在日本东京出版。1956年,首次欧洲之行,赴法国与毕加索会见。 期间,大陆的家人秉承张大千的意愿,将壁画临摹品二百二十件全部交给国家,受到周恩来的肯定。
1957年,以写意画《秋海棠》被纽约国际艺术学会选为世界大画家,并荣获金奖。此后,又相继在法国、比利时、希腊、西班牙、瑞士、新加坡、泰国、德国、英国、巴西、美国及香港等办画展。1969年,迁居美国旧金山,修园名曰环筚庵。居美10年,是张大千创作的鼎盛期。
1972年,在旧金山举办四十年回顾展。1973年,捐赠作品108幅给台北历史博物馆。1974年,获美国加州太平洋大学名誉人文博士学位。1978年,移居台北,于台北外双溪筑摩耶精舍。晚年思乡而不得归,于1983年4月2日因心脏病逝世。
家庭成员
母亲 :曾友贞,以单线自描为人描绘帐帘、枕套、鞋样等养家糊口。
妻妾:第一位曾庆蓉,名门闺秀,旧式的家庭妇女;第二位是黄凝素,后与大千分离;第三位杨宛君,原是北平观音寺清音阁唱京韵大鼓的曲艺演员 ,曾让张大千一见钟情;第四位是徐雯波,为女儿的同学。
女儿:张心瑞、张心庆。
儿子:张心印、张心智
喜好美食
张大千对食材要求极为苛刻,从不吃过夜菜,鱼也要鲜活。经常以美食家标准要求自己,不但要会吃,还要会做。在坚持烧菜的同时,还用漂亮行草书写菜单。
名字由来
“大千”这个名字,是他在1919年冬于上海松江禅定寺(今已不存)出家时,由住持逸琳法师为他所取的法名,出于佛经《智度论》卷七,是“三千大千世界”的略语。因大千不愿接受烧戒,且他家中反对遁入空门,最后由二哥善孖将他抓回四川成婚。从此,大千不再起意出家当和尚,前后一共娶了四位夫人。“大千居士”的名号却延用终生。
画作
代表画品 | 创作时间 | 图鉴 |
---|---|---|
《天女散花》 | 1935年 | 天女散花 |
《红拂女》 | 1944年 | 红拂女 |
《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 1948年 | 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
《青城山通景屏》 | 1962年 | 青城山通景屏(局部) |
《瑞士雪山》 | 1965年 | 瑞士雪山 |
《碧峰古寺》 | 1967年 | 碧峰古寺 |
《长江万里图》 | 1968年 | 长江万里图 |
《寿桃 镜心》 | 寿桃 镜心 | |
《黄山文笔峰》 | —— | 黄山文笔峰 |
《晴麓横云》 | 1980年 | 晴麓横云 |
《金笺山水》 | 1980年 | 金笺山水 |
《阿里山浮云》 | —— | 阿里山浮云 |
《瑶池双桃 镜心》 | 1980年 | 瑶池双桃 镜心 |
《峨嵋金顶图》 | —— | 峨嵋金顶图 |
《荷花图》 | —— | 荷花图 |
《庐山图》 | 1981年-1983年 | 庐山图 |
: |
著作
代表著作 | 出版时间 |
---|---|
《张善子先生百龄纪念画集》 | 1982年 |
《大千的世界》 | 2009年 |
《国画名师经典画库》 | 2003年 |
《黄山记游》 | 1985年 |
《张大千画选》 | 1997年 |
: |
主题思想
佛禅思想
佛禅思想对张大千的艺术创作有重要影响,或表现在艺术内容上,或表现在艺术形式上,或表现在艺术创作方式上,或表现在对艺术的态度上。其论画诗中就有佛禅之心的真切流露。
张大千擅画山水、花卉、人物,尤善画荷花,独树一帜。工笔写意俱臻妙境。20世纪30年代就与齐白石齐名,并称“南张北齐”。
艺术展
2018年1月,张大千艺术展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20世纪名家系列展,系统展示张大千一生的创作历程。
2019年5月,张大千120周年诞辰海峡两岸艺术交流活动在四川内江市举行。
纪录片
2010年4月,《百年巨匠:张大千》开机仪式在内江举行,纪录片摄制组到张大千纪念馆、张大千故居进行了取景。
纪念馆
内江大千园旅游景区位于沱江之滨,依山傍水,占地280亩,分布有张大千故居、张大千纪念馆、张大千博物馆、张大千美术馆,展陈内容各有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