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师范大学 编辑

中国海南省海口市境内公办高校

海南师范大学Hainan Normal University),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简称海南师大、海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海南人民政府共建校、海南省重点大学,入选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卓教师培养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理事单位,海南省院士工作站设站单位,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的全日制普通高学校

1949秋正式创建国立海南师范学院。学校前身可以追溯到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的琼台书院。1952年在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更名为海南师范专科学校。1986年恢复海南师范学院建制。1999年与海南教育学院合并,成立新的海南师范学院。2007年更名为海南师范大学。

截至2022年4学校官网显示,学校现有龙昆南、桂林洋两个校区,占地面积约3100亩;设有24个学院,开设67个本科专业;拥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专任教师和科研人员1342人,全日制学生20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9000余人,研究生2000余人)。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海南师范大学

外文名:HainanNormalUniversity

简称:海南师大、海师

创办时间:1949年

办学性质:公办大学

学校类别:师范类

学校特色:省部共建大学(2015年)海南省重点大学(2009年)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14年)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展开学校特色:省部共建大学(2015年)海南省重点大学(2009年)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14年)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收起

历史沿革

编辑
  • 国立海南师范学院

校园风景校园风景

海南师范大学前身为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的琼台书院。

1949年秋,正式创建“国立海南师范学院

1952年7月,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海南师范学院的二、三、四年级学生和部分教师归入其他院校,部分教师和一年级学生留在原址成立海南师范专科学校。

1953年,院系又进行调整,海南师范专科学校并入华南师范学院(今华南师范大学);同年9月,海南师范专科学院撤销,海南师范专科学校附中接收其校址和部分图书、仪器,改建为海南中学。

1958年,在海南中学校园内重建海南师范专科学校。同时在原有的校舍、部分图书设备基础上从海南中学、琼台师范学校抽调部分优秀教师充实海南师范专科学校的师力量,经过筹备,1958年秋季正式招生,复办后,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主管。学校开设中文、政史、数学、物理、生化、俄语、体育7个专业,学制2年,该年招生280人。

1962年,全国高校院系再次调整,将海南教师进修学校、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师范专科学校、海南工业专科学校先后并入海南师范专科学校,是当时广东省保留下来的唯一的一所师范专科学校。

校园风景校园风景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学校停办。

  • 海南师范学院

1983年,学校重新招收本科,并与海南医学院等单位合并组建海南大学

1986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恢复海南师范学院建制。

1999年,与海南教育学院合并,成立新的海南师范学院。

200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 海南师范大学

2007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海南师范大学,并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荣获“优秀”。

2009年,海南省政府将学校列为省重点大学进行建设。

201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2015年,被列为教育部、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2021年,海南师范大学获批设立“网络空间安全”(所在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和“人工智能”(所在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两个本科专业。

2022年9月,在海南省纪委监委的支持下,海南省会科学界联合会正式批准在海南师范大学成立海南省廉洁文化研究基地 12月5日,在桂林洋校区召开足球学院成立大会暨校园足球发展研讨会工作协调会。 12月9日,海南师范大学足球学院揭牌成立。

办学条件

编辑

师资力量

校园风景校园风景

截至2022年4月,学校现有专任教师和科研人员1342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254人,副高级职称人员417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历人员480人。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6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3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五一劳动章获得者2人,海南省杰出人才8人,领军人才65人,拔尖人才195人,其他类高层次人才254人,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15人,海南省“百人专项”人选6人。

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培育团队:“海南热带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团队

省级教学团队: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团队、多媒体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中国古代文学团队、动物学教学团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团队、自然地理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文学概论教学团队、文艺学教学团队、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团队

院系专业

截至2022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设有24个学院,开办67个本科专业。

海南师范大学院系专业一览

学院

本科专业

海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院)

教育学(师范类)

学前教育(师范类)

学前教育(中美合作办学)

特殊教育(师范类)

教育技术学(师范类)

海南师范大学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师范类)

海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小学教育文史类(中文与社会方向、英语教育方向)(师范类)

小学教育理科类(数学与科学方向)(师范类)

小学教育(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师范类)

海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语言文学(师范类)

海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学(师范类)

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

新闻学

广播视学

广播电视编导

广播电视编导(中俄合作办学)

表演

海南师范大学法学

法学

海南师范大学克思主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

海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国际语言服务学院)

英语(师范方向)

英语(商务英语方向)

日语

翻译

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音乐学(师范类)

舞蹈学(师范类)

舞蹈表演

音乐表演

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美术学(师范类)

书法学(师范类)

绘画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服装与服饰设计

产品设计

海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经济学

金融

国际经济与贸易

税收学

公共事业管理

会计学

人力资源管理

电子商务

海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

信息与计算科学

统计学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人工智能

海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类)

软件工程(NIIT班)

物联网工程

网络空间安全

海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物理学(师范类)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自动化

海南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化学(师范类)

应用化学

制药工程

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师范类)

生物技术

生态学

园林

海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师范类)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高尔夫运动与管理方向)

运动训练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海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地理科学(师范类)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地理信息科学

海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旅游管理

酒店管理

海南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师范类)

学科建设

校园风景

校园风景

截至2022年4月,学校有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语言文学、生态学科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生态学、化学、中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美术学、设计学、网络空间安全、心理学、物理学、理论经济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音乐与舞蹈学

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工程硕士、体育硕士、艺术硕士、应用统计硕士、旅游管理硕士、翻译硕士、国际商务硕士、生物与医药硕士、林业硕士、工商管理硕士

省级重点学科:生态学、有机化学、中国现当代文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基础数学

省级培育学科:体育学、中国史、美术学、地理学

教学建设

校园风景校园风景

2016年,该校荣获2015年度海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2015年,该校共有8项科研成果荣获2014年度海南省科技进步奖(含参与单位2项),其中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

2014年,该校27项成果获海南省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9项。

2004年-2013年,该校教师主持省部级以上及横向项目36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5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获各类科研经费2016.49万元;获海南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和科技进步奖励24项。2002-2006年,出版学术著作及教材253部,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522篇,其中在中国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49篇,被国际权威索引SCI、EI、ISTP等收录的论文149篇。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据2016年12月学校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该校馆藏图书327.85万册,其中中外文纸质图书199.83万册,中外文电子图书128.02万册。报刊4578种,非书资料17850件;拥有中外文电子数据库SD、Wiley、美国化学文摘、PQDT、PBJ、NMR、CAMIO、Firstsearch、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国、中经专网、北大法宝、库克音乐、人大复印资料、银符、方正教参共18个,自建特色数据库11个。图书馆自创建以来以广泛搜集海南地方文献为已任,已收藏海南地方文献2万多册、地方报纸41种、地方期刊104种。为促进海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该馆与海南省作家协会共建海南现代文学馆,有藏书1700多册。我馆还拥有海南省唯一的古籍专藏库,收藏新、旧版古籍53000多册,其中1949年前出版的图书48000多册,明清古籍700多种13000多册,善本42种,1071册,入选第二批《国家珍古籍名录》1部12册。

  • 学术期刊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海南省社科优秀期刊”,其“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系列栏目于2004年第一批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栏目”,在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 该刊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数据库全文收录。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曾获首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海南省首届优秀出版物政府奖”、海南省优秀期刊奖等多种荣誉。收录该刊全部或部分论文的科技文摘期刊和数据库主要有德国数学文摘(Zentralblatt MATH)、美国化学文摘(CA)、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数学文摘和中国数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物理学文摘和中国物理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化学化工文摘和中国化学化工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和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地理学文摘和中国地理学文献数据库、电子科技文摘和电子科技文献数据库等。

合作交流

编辑

校园风景校园风景

截至2022年4月,学校与60多个国家、100多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与美国夏威大学、英国切斯特大学、德国巴特洪堡大学、日本广大学等82所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与俄罗斯彼得堡国立电影电视大学合办广播电视编导本科教育专业,与美国德保罗大学合办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与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共建软件工程专业。建有海南唯一的来琼留学生预科学院,具有招收港澳台学生资格,与马来西亚世纪大学共建了孔子学院。作为中国政府奖学金生接收院校,现有来自47个国家的1000多名留学生在读。学校与陕西师范大学签订对口支援协议,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黑龙江大学、长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与海口市、三沙市、儋州市、东方市、定安县、琼中县、四川省富顺县等地方政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2019年8月8日,教育部批准海南师范大学与美国德保罗大学合作举办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文化传统

编辑

精神文化

  • 校歌

《海南师范大学校歌》

椰风阵阵吹天涯 我们相聚在师大

无论今日来自何方 这里就是温暖的家

啊 刻苦学习 为生命注入精华

用墨香书声装扮青春年华

崇德尚学 求是创新

优良的校风要发扬光大

海南师大美丽如画

这里就是我们的家

海风阵阵鼓天涯 我们成长在师大

无论今日走向何方 这里仍是心中的家

辛勤耕耘 开出鲜艳的

把文明的种子洒遍海角天涯

崇德尚学 求是创新

优良的校风要发扬光大

海南师大教育摇篮

我们建筑琼岛

现代化的教育大厦

  • 校训

崇德尚学 求是创新

形象标识

  • 校徽

校徽校徽

学校校徽构思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着力突显海师办学特色、国际化视野与文化传承。

校徽采用图形与文字有机组合,汉字“海师”字体,采用同构共生的表现语言,既借鉴篆刻书体的特征,又具有极强的时代感,篆刻印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凝练,也代表海师的办学责任、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对社会的承诺。

视觉中心部分是由古书卷和传统案等构成汉字“海师”的部分笔画,体现海南师范大学原院址曾在琼台书院内的办学历史渊源,也表达了学校书香学府的文化氛围。

汉字的背景图形,选用海师校园最富特色植被“大榕树”为图形元素,寓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突出海师以教师教育为主的办学特色。

校徽圆形外框中的波浪形态,形似从宇宙中视角远观地球,海水环绕球体的表面形成海平面。一方面代表水能够润泽万物,也暗喻海师这棵大树在水滋养下枝繁叶茂,茁壮成长。表达海南师大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不断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也体现海南师范大学国际化的办学视野。

校徽以绿色为主色调,一方面表达海师地处海南,具有良好生态环境,也体现海师专业特色与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等相关联。同时绿色在视觉上具有无限的活力,体现海师人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所获荣誉

编辑

2020年9月17日,被教育部认定为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传承项目:黎锦。 11月20日,入选“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名单。 12月25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促进奖”。

2021年9月7日,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

2022年3月,入选第七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名单。 4月,海南师范大学龟鳖研究与保护中心被选为2022年海南省工人先锋号拟表彰名单。 5月,海南师范大学龟鳖研究与保护中心获“海南省工人先锋号”称号。

现任领导

编辑

职务

姓名

校长

过建春

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

许玫

副校长

史海涛、 陈险峰、森、韩尚峰

纪委书记、监察专员

刘汝兵

党委委员

许玫、史海涛、陈险峰、李森、韩尚峰、刘汝兵、王任斌、忆军

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