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大学 编辑
云南大学(Yunnan University),简称云大(YNU),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是教育部与云南省“以部为主、部省合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一省一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云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为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Z14)联盟、南亚东南亚大学联盟牵头单位。
云南大学始建于1922年,时为私立东陆大学。1930年,改为省立东陆大学。1934年更名为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1946年,《不列颠百科全书》将云南大学列为中国15所在世界最具影响的大学之一。1950年定名为云南大学。1958年,云南大学由中央高教部划归云南省管理。1978年,云南大学被国务院确定为88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1996年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1999年,云南政法高等专科学校并入云南大学。
截至2022年3月,学校有呈贡、东陆两校区,占地面积4363.64亩,校舍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82万册;下设27个学院、10个研究机构、1个附属医院,设有研究生院,本科专业82个,2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4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2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有教职员工3023人,本科生17000人,硕士研究生12000人,博士研究生1500人。
中文名:云南大学
外文名:YunnanUniversity
简称:云大(YNU)
创办时间:1922年12月8日
创办人:唐继尧
办学性质:公办大学
学校类别:综合类
学校特色:双一流(2017年、2022年)211工程(1996年)全国重点大学(1978年)部省合建高校(2018年)南亚东南亚大学联盟(2018年)展开
私立东陆大学
1915年,云南省政府计划设立大学, 1918年滇川黔三省合议设立联合大学,但因经费无着未能办成。
1919年,云南省议员大会审议通过龚自知等人提出“本省筹办大学请愿书”。时任云南督军兼省长的唐继尧于9月以云南督军公署、省长公署之名告知省议会,表示“大学之设,必期于成。”后又因政变而辍。
1922年8月10日,唐继尧私人捐款旧滇币壹拾万元,又令财政司从东川矿业官股中拨款壹拾万元,作为大学开办费。唐继尧拨旧贡院为东陆大学永久校址。11月,筹备处投票决定校领导人员,唐继尧和王九龄当选名誉校长,董泽为校长。12月8日,私立东陆大学宣布成立,启用印信。
1923年1月,投考东陆大学的预科生开始报名,3月2日举行入学考试,共录取预科生108人。4月20日,私立东陆大学会泽院奠基并举行开学典礼,设有预科、本科、附中。
1925年春,开办本科,设文工两科,文科分3系,工科分2系。
省立东陆大学
1930年,私立东陆大学改为省立东陆大学。
1931年,省立东陆大学停办预科,在办本科,后又改科为院。
1932年,云南省立师范学院并入,设教育学院,文学院扩充为文理学院,并开设医学专修科。
省立云南大学
1934年9月,省立东陆大学改称省立云南大学,下设文法学院,理工学院,医学专修科,并筹设家煤试验场作农学院之起点。
1937年,熊庆来受聘出任云南大学校长,设有文理学院(文学院、教育学院),理工学院(工学院、理科学系)和医学专修科。
国立云南大学
1938年,省立云南大学改为国立云南大学,办学经费增至每年50万元。除保留原有文法、理、工、医、农学院外又添设了铁道管理系、蚕桑、采矿等专修科。同年年底,云南大学教育系并入西南联大教育系。
20世纪40年代,云南大学成为美国国务院指定中美交流留学生的5所大学之一。抗日战争期间,云大先后开设了十八个系、三个专修科、两个研究室。
1946年,国立云南大学被英国《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列为中国15所著名大学之一 ,被美国国务院指定为中美交流留学生的中国国内五所大学之一。设有5个学院、18个系、3个专修科、3个研究室,此外还设有实习工厂、附属医院、农林场、附属中学、各种委员会等各种机构。5月,西南联合大学三校北迁,留下的电讯专修科移交云南大学接办。
云南大学
1951年8月,云南大学航空系、农学院部分专业并入四川大学(航空系后参与组建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952年,重庆大学有色专修科并入云南大学。云南大学农学院部分农业及经济管理系科并入西南农学院(今西南大学)。该年云南大学成为全省首家获准招收研究生的高校,首先招收的专业有生物系生态地植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及历史系民族史专业。
1953年,贵州大学及贵州理工学院的矿冶系、机械电机系、数理系、化学系及西昌技艺专科学校园艺科部分师生调入云南大学。3月,云南大学法律政治系并入西南人民革命大学(现西南政法大学),铁道管理系的管理组并入北京铁道学院(现北京交通大学),工程组调入中南土木建筑学院(后并入现中南大学),土木工程系调入四川大学水利系,建筑系并入重庆土木建筑学院(后改名重庆建筑大学,现重庆大学)。
1954年8月,云南大学机电土木水利参与合并组建成都工学院(后改名成都科技大学,为现四川大学),工学院参与合并组建昆明工学院(现昆明理工大学),农学院改建为昆明农林学院(现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医学院改建为昆明医学院(现昆明医科大学)。院系调整后的云南大学,仅文、理两科,共6个系,直属国务院高教部领导。
截至2014年12月,云南大学图书馆总藏书量为3008610册(其中图书馆藏书2766592册;资料室藏书242018册),藏书以生物生态学、历史学、民族学及地方民族文献为收藏重点和收藏特色,170170册古籍线装书及2000余种民国时期报刊为珍藏。另有电子图书841130册,中文数据库35个,外文数据库54个。
图书馆馆藏线装古籍图书有107种古籍图书定为珍善本,大部分为明中叶嘉靖、万历时期刻本及清初刻本。其中有宋元递刻本、海内外孤本、名人学者题跋本及稿、抄本,彩绘本等。明刻本有内府本、国子监本、藩府本、书院本、著名坊刻本和家刻本。东陆校区设有云南大学历史博物馆、云南大学人类学博物馆。
学术期刊
截至2022年3月,学校主办有《思想战线》、《云南大学学报》文、理科版等学术刊物。《思想战线》是首批入选教育部“名刊工程”建设的十一种期刊之一。
学校标识
校徽
会泽院线描图案—因会泽院乃云大标志性建筑,几与云大同龄(东陆大学开学之日即会泽院奠基之时),故最可象征云大。会泽院线描图案中之梯级,长条为“十”,短条为“一”,以九长条为“九十”,五短条为“五”,点明“九五”之数。整个图案为海蓝色,寄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之意。
校徽为题有校名(毛体)的长方形证章。教职工的校徽为红底白字,本科生的校徽为白底红字,研究生的校徽为蓝底白字。
校旗
校旗
学校的校旗:海水蓝的长方形旗帜,长宽比例为3:2,中央印有白色校名(毛体),左上角配有校标。
精神文化
校训
自尊、致知、正义、力行
自尊:志学而立,健以自强。不偏不倚,毋怠毋荒。世方万变,我自抱一。高乃自危,立乃毋踬。
致知:子与有言,立乎其大。大者先立,天君自泰。何以致之,在致良知。良知吾心,吾心乃师。
正义:履蹈正谊,罔涉回邪。耿介拨俗,尽扫浮夸。廉隅外砺,诗书内华。不折不挠,凛然孔嘉。
力行:非知之艰,行之维艰。知行合一,允矣名言。庄敬曰强,同撑大厦,愿持此言,质诸天下。
这八字校训,“自尊”谓心态,“致知”求学,“正义”谈道德,“力行”求实践。
校歌
《云南大学校歌》 太华巍巍,拔海千寻;滇池淼淼,万山为襟。 卓哉吾校,其与同高深。 北极低悬赤道近, 节候宜物复宜人。 四时读书好, 探研境界更无垠。 努力求新,以作我民; 努力求真,文明允臻。 以作我民,文明允臻。 | 校歌 |
备注:1938年,云南大学改为国立,熊庆来为此写下了校歌。 |
云大精神
会泽百家,至公天下。
会泽百家意指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百家争鸣、融合创新;至公天下,意在以天下为公,求“公在天下”。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名誉校长 | 张亚平 |
党委书记 | 林文勋 |
校长 | 方精云 |
党委副书记 | 陈华仙、段红云、吴建德 |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 朱宏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刘波、胡金明 |
党委常委 | 吴建德 |
副校长 | 赵琦华、陈克清 、廖炼忠 、吴涧 |
: |
历任领导
姓名 | 职务 | 任职时间 |
---|---|---|
杨叔修 | 校支部书记 | 1952.4~1952.10 |
周玺 | 校支部书记 | 1952.10~1953.3 |
方仲伯 | 校支部书记 | 1953.3~1953.5 |
方仲伯 | 总支书记 | 1953.5~1955.6 |
李书成 | 党委书记 | 1956.3~1960.1 |
高治国 | 党委第一书记 | 1960.1~1962.10 |
高治国 | 党委书记 | 1962.10~1964.12 |
胡泮生 | 党委书记 | 1964.12~1977 |
刘披云 | 党委书记 | 1978.1~1979.9 |
林亮 | 党委书记 | 1980.11~1982.6 |
吴道源 | 党委书记 | 1983.10~1987.2 |
王广宪 | 党委书记 | 1987.2~1990.3 |
吴家仁 | 党委书记 | 1990.3~1996.6 |
高发元 | 党委书记 | 1996.6~2004.9 |
卢云伍 | 党委书记 | 2004.9~2007.12 |
刘绍怀 | 党委书记 | 2007.12~2014.12 |
杨林 | 党委书记 | 2014.12-2019.4 |
姓名 | 任职时间 |
---|---|
董泽(私立东陆大学时) | 1922年~1930年 |
华秀升(省立东陆大学时) | 1930年~1932年 |
何瑶(省立东陆大学时) | 1932年~1937年 |
熊庆来(国立云南大学时) | 1937年~1949年 |
秦瓒(临时校务执行委员会主任委员) | 1950年1月~1951年10月 |
1951年10月~1957年5月 | |
1957年5月~1960年 | |
高治国 | 1960年~1964年12月 |
胡泮生 | 1964年12月~1977年 |
刘披云 | 1978年1月~1979年9月 |
赵季 | 1980年11月~1983年10月 |
杨光俊 | 1983年10月~1992年7月 |
王学仁 | 1992年7月~1996年7月 |
朱维华 | 1996年7月~2001年2月 |
吴松 | 2001年2月~2007年12月 |
何天淳 | 2007年12月~2013年1月 |
林文勋 | 2013年4月~2019年4月 |
类别 | 名单 |
---|---|
院士 | 冯景兰、陈省身、冯友兰、华罗庚、顾颉刚、金善宝、吕叔湘、彭桓武、秦仁昌、汤用彤、钱临照、汤培松、吴晗、吴征镒、徐仁、张青莲、余德浚、曾昭抡、吴中伦、赵忠尧、郑万钧、严志达、袁见齐、郭令智、许杰、钱令希、孟宪民、冯兴德、殷之文、徐祖耀、戴永年、张国成、陈景、孙汉董、胡永康、严济慈、陈达、周俊、张亚平、黄润乾、吕正红 |
政界 | 欧阳坚、陈舜、吴晓青、杨崇勇、龙志毅、王广宪、杨维骏、董治良、田成有、孟苏铁、程英萱、倪慧芳、牛绍尧、梁公卿、王义明、卢邦正、黄维彬、高晓宇、孟继尧、刘披云、张祖林、刘东、熊清华、段跃庆、岳跃生、吴松、李小平、李文荣、解毅、何华、何金平、张纪域、黄建国、张耕、饶南湖、高劲松、任远征、雷瑞、景绚、张笑春、李定达 |
学界 | 刘尧汉、吴持恭、乔传藻、周春晖、邓启耀、庄圻泰、于坚、丁中江、孙开泰、何景熙、刘兰兮、邓贤、谭本馗、朱晓阳、李绍荣、苏琪、施传刚、刀世勋、张文勋、王学仁、于安黎、尤中、张洪彬、段昌群、俞立、王世普、晏奎、管彦波、文庄、丁崇明、屈野、夏勇、徐静琳、林喆、熊伟、潘建新、尹晓冰、刘鸿武、雷平阳、汪戎、林超民、魏骁勇、邢铁、曹兴权、汪振军、黄纯艳、王兴国、李玮、谭君强、吴国柱、秦潞山、秦勇、吕正红、毛月波、杜道明、杨光汉、李作新、刘邦瑞、郭平欣、王汝丰、戴建国、肖锋、刘兰兮、范可、侯绍庄 |
商界 | 郭振宇、王兟、李践、保明虎、何道峰、王家琪、孙炯、刘胡乐、张荣鼎、王明辉、任树录、张丽荣、洪志华、邹家驹、雷坚、程征、李伍波、黄文建、陈鸿睿 |
其他 | 傅聪、时佩璞、彭桂萼、熊汝霖、苏升乾、赵浩如、胡廷武、吴文光、李家华、王蓝、郝跃骏、肖文飞、陈锦、袁晓岑、施柳屹、董石才、杨德云、何真、李必雨 |
2022年11月,云南大学团委入选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表彰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