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编辑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The 10th Mao Dun Literature Award)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类奖项。
该届茅盾文学奖共有234部作品参评,有10部作品被提名。最终梁晓声的《人世间》、徐怀中的《牵风记》、徐则臣的《北上》、陈彦的《主角》和李洱的《应物兄》获得该奖。
时间 | 日程 |
---|---|
2019年3月15日至2019年4月30日 | 征集参评作品 |
2019年5月15日至2019年6月15日 | 公示《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参评作品目录》 |
2019年8月12日 | 公布提名作品名单 |
2019年8月16日 | 公布获奖作品名单 |
2019年10月14日晚 | 举行颁奖典礼 |
主任 | ||||||
副主任 | ||||||
委员 | 马步升 | 王本朝 | 王彬彬 | 韦健玮 | 石才夫 | 叶立文 |
丛治辰 | 包斯钦 | 吉米平阶 | 刘华 | 刘琼 | 刘大先 | |
刘复生 | 刘晓林 | 李一鸣 | 李延青 | 李国平 | ||
李掖平 | 李朝全 | 杨扬 | 杨青 | 杨少衡 | 杨庆祥 | |
吴俊 | 何平 | 何弘 | 何向阳 | 汪政 | ||
张莉 | 张丽军 | 张清华 | 张新颖 | |||
邵丽 | 欧阳友权 | 欧阳黔森 | 季宇 | 岳雯 | 金仁顺 | |
洪治纲 | 贺仲明 | 徐兆寿 | 徐贵祥 | |||
郭文斌 | 黄桂元 | 黄德海 | 曹启文 | 梁鸿鹰 | 董立勃 | |
韩春燕 | 鲁敏 | 鲁顺民 | 潘灵 |
组长 | ||||
---|---|---|---|---|
李梅 | 陈德龙 | 胡友笋 | 纳杨 |
主任 | 何向阳 | |
---|---|---|
副主任 | 李朝全 | 赵宁 |
以上内容
作品名称 | |
---|---|
《北鸢》 | 葛亮 |
《寻找张展》 | 孙惠芬 |
《人世间》 | 梁晓声 |
《主角》 | 陈彦 |
《刻骨铭心》 | |
《捎话》 | 刘亮程 |
《应物兄》 | 李洱 |
《牵风记》 | 徐怀中 |
《北上》 | 徐则臣 |
叶舟 |
以上内容
《北鸢》 | 《寻找张展》 | 《人世间》 | 《主角》 | 《刻骨铭心》 |
《捎话》 | 《应物兄》 | 《牵风记》 | 《北上》 | 《敦煌本纪》 |
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五部作品中,梁晓声的《人世间》讲述东北城市平民家庭半个世纪的生活变迁,展示了个人命运与时代变革间的密切关联,彰显出现实主义写作的不衰魅力。徐怀中的《牵风记》以千里挺进大别山为背景,刻画了革命者为人民解放事业的奋斗和牺牲,洋溢着解放战争中英雄们的精神之美和人性光辉。徐则臣的《北上》以大运河为主题,在百年历史源流中书写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在世界视野中重新勘探、塑造中国人的文化品质和现代意识。陈彦的《主角》以秦腔艺术家忆秦娥的人生际遇与成长心路,反映了改革开放巨变中人的解放与革新,显现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品格。李洱的《应物兄》通过对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与精神状况的考察与透视,显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性转化中的繁难,呈示出对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的个性求索与深入思考。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评奖结果发布后,得到文学界和读者群的广泛好评。获奖作品体现了中国长篇小说2014年至2019年来创作发展的思想水准和艺术水平,体现了主旋律与多样化的统一,其鲜明的现实主义和史诗化导向对长篇小说创作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引导。(《文艺报》 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