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伊尔·阿法纳西耶维奇·布尔加科夫 编辑

米·布尔加科夫

米哈伊尔·阿法纳西耶维奇·布尔加科夫(Михаил Афанасьевич Булгаков,1891515日~1940年3月10日),前苏联作家毕业基辅国立大学。主要作品有《大师和玛格丽特》《狗心》《不祥的蛋

布尔加科夫出生于基辅神学院教授家庭。1909—1916年就读于基辅大学医学系,毕业后在斯摩棱斯克乡村医院当医生,1918年返回基辅。1920年,他弃医从文,开始写作生涯,次年来到莫斯科,在《汽笛报》工作。1930年,在斯大林的亲自干预下,他被莫斯科艺术剧院录用为助理导演,业余坚持文学创作,并重新开始写他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大师和玛格丽特》(1966年)。1940年3月10日16点39分,布尔加科夫因患肾硬化去世。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哈伊尔·阿法纳西耶维奇·布尔加科夫

外文名:МихаилАфанасьевичБулгаков

国籍:前苏联

民族俄罗斯

出生地:俄罗斯帝国乌克兰基辅

生日期:1891年5月15日

逝世日期:1940年3月10日

毕业院校:基辅国立大学

职业:作家

代表作品:《大师和玛格丽特》,《狗心》,《不祥的蛋》

主要成就:开创魔幻现实主义风格

信仰东正教

人物经历

编辑

1891年5月15日(俄历5月3日),米哈伊尔·阿法纳西耶维奇·布尔加科夫出生于乌克兰基辅市沃兹维仁斯克28号住宅。5月18日,米哈伊尔在本街区教堂受洗,教父是乌克兰科学院首批院士之一、乌克兰文学专家尼·伊·彼得罗夫教授。

1900年秋,米哈伊尔考入基辅市第二中学预备班。1901年8月22日,米哈伊尔转入基辅第一亚历山大中学。在这里学习8年。1908年夏,米哈伊尔结识来自萨拉托夫市的少塔吉亚娜·拉帕。

1909年5月,米哈伊尔中学毕业。8月21日,考取沙皇敕建弗拉基米尔大学(基辅大学)医学院。

1913年4月26日,米哈伊尔与塔吉亚娜在基辅市山麓区圣尼古拉教堂,在多位亲友参加下举行正式婚礼。

1914年8月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世界大战开始。不久,医学院年级学生布尔加科夫参加萨拉托夫市和基辅市医院的实际医疗工作。后又回校学习。

1916年2—3月,米·布尔加科夫以优异成绩通过毕业考试,获“优秀医师学衔。5月,布尔加科夫作为十字会志愿医生去俄军前线卡梅涅茨一波多里斯克、契尔诺夫策战地医院工作。随后他妻子塔吉亚娜也作为志愿护理人员去前线同他一起工作。7月16日,米·布尔加科夫作为适龄服兵役人员被征召(预备役民兵二等兵)。旋即被派往斯摩棱斯克州瑟乔夫县尼古拉乡,任该乡医院院长,直至1917年9月18日。在此期间他为了减轻白喉病的痛苦曾使用吗啡而一度成瘾,不久在妻子塔吉亚娜坚强护理下戒除。

1917年夏,布尔加科夫在乡医院工作满一年时,因工作出色而受到州行政长官的通报表彰。1917年9月18日,被调离尼古拉乡医院,到本州维亚济市立医院任传染病及性病科主任。

1918年2月,布尔加科夫去莫斯科办理“因病退役”手续。离开维亚济马市医院。3月,布尔加科夫同妻子回到基辅。他在安德烈耶夫坡路13号安家后,作为性病医生开业行医。业余以乡医院的工作经历为题材开始写些短篇小说。12月13日,在基辅被盖特曼部队抓去当军医。盖特曼军队败逃时逃脱。

1919年2月,在基辅被败逃前的彼得留拉部队抓去当军医,二日后部队溃逃,他逃脱。9月,他被邓尼金部队抓去当军医。不久被裹胁离开基辅,在骑兵团医疗队任队长。在车臣地区战事中受震伤。10月他作为军医曾被派去弗拉季高加索、别斯兰、格罗兹尼。入冬开始定居于弗拉季高加索。

1920年2—3月,患病(回归热)。脱离邓尼金部队。决心弃医从文。4月,任弗拉季高加索市革命委员会文学艺术部文学处主任。开始在地方报刊上发表短篇,在剧场开演前作报告,讲课,编写剧本。开始受公开批评。6月4日,米·布尔加科夫的独幕剧《自卫》上演。10月21日第一苏维埃剧院开始上演他的《图尔宾弟兄》。这期间他写的《泥人新郎》未能上演。

1921年,年初。他的《巴黎社员》上演。4月1日,《共产党人》报发表他的小品文《启蒙教育周》。完成剧本《毛拉的公子们》,该剧于5月1日上演。10月1日,任中央政治教育委员会文学出版处(里托)秘书。开始写讽刺小品系列《袖口杂记》。构思白卫军》。年末,“里托”被撤消,布尔加科夫失业。11月,继续以《乡村医生札记》的总题目写短篇。修改《病魔》。

1922年4月,担任《汽笛报》编辑文字改稿员。5月,开始与《前夜报》的莫斯科编辑部建立合作关系,为该报撰稿。6月18日,开始在《前夜报》文学副刊发表《袖口杂记》的最初部分。9月24日,发表《乞乞科夫再世》。开始写《拍纸簿上的莫斯科》系列小品。10月—12月,在《前夜报》发表《三日凌晨》《拍纸簿上的莫斯科》《生命之杯》。

布尔加科夫

布尔加科夫

1923年,这一年他发表了《金色的城市》系列小品和不少短篇。3月,继续写《白卫军》。加入全俄作家协会。4月21日,作为《前夜报》记者去基辅出差。回莫斯科后发表《基辅城》。8月底,完成中篇《魔障》,基本完成长篇小说《白卫军》。

1924年1月,在外宾服务局举办的晚会上结识柳葆夫·叶·别洛泽尔斯卡娅。结识一些名作家、语文学家艺术家,与塔吉亚娜·拉帕离婚。不久与柳·别洛泽尔斯卡娅结婚。4月20日,发表中篇《紫红》。5月27日,发表《二十年代的莫斯科》。10月,完成中篇《不祥之蛋》。10月—11月,《白卫军》脱稿。12月,《俄罗斯》杂志发表《白卫军》第一部分。

1925年1月,开始写中篇《狗心》。《俄罗斯》杂志发表《白卫军》第二部分。开始写剧本《白卫军》(即后来的《图尔宾一家的命运》)。2月,发表《不祥之蛋》。3月,完成中篇《狗心》。7月,他的第一本中短篇小说集《魔障》出版。8月,向莫斯科艺术剧院提出《白卫军》剧本。

1926年,《图尔宾一家的命运》开始排练。作者与剧院签订关于《佐娅的住宅》和《紫红岛》两剧本的写作合同。5月7日,布尔加科夫的住处受到搜查。日记及《狗心》原稿被没收。5月11日—12日,在列宁格勒结识女诗人阿·阿赫玛托娃及米·左琴科等名作家。此后,布尔加科夫多次受到国家政治保安总局传讯。10月5日,《图尔宾一家的命运》首次上演。10月28日,《佐娅的住宅》首次上演。

1927年3月,《图尔宾一家的命运》一度被禁演。后又被批准本年之内可演。3—4月,开始写剧本《逃亡》。社会对“布尔加科夫水货”的批判日益强烈。夏,在《医务工作》杂志上发表中篇小说《吗啡》。

1928年12月11日,《紫红岛》在莫斯科室内剧院首次上演。开始写长篇小说《魔怪的故事》(即后来的《大师和玛格丽特》)。

1929年3月,《图尔宾一家的命运》《佐娅的住宅》《紫红岛》被禁演。4—6月,布尔加科夫的所有剧本全被禁演,并从剧目中取消。散文作品被禁止发表。报刊批判进一步升温。7月,布尔加科夫向苏联政府提出几次书面求,请批准与妻子柳·叶·别洛泽尔斯卡娅一同出国,但遭拒绝。9月,开始写札记《致秘密挚友》(即后来的关于戏剧界的中篇《剧院韵事》)。10月,开始写剧本《莫里哀》。秋,结识叶莲娜·谢尔盖耶夫娜·施洛夫斯卡娅。

米·布尔加科夫米·布尔加科夫

1930年,布尔加科夫放弃出国打算。任青年工人剧院顾问。5月10日,任莫斯科艺术剧院助理导演。开始将《死魂灵》改编为剧本。10月3日,《莫里哀》剧本得到批准,允许上演。1931年,完成剧本《亚当和夏娃》。出国旅游的申请再次遭到拒绝。

1932年3月31日,莫斯科艺术剧院开始排演《莫里哀》,不久后中止。7月—8月,写关于莫里哀的小说。10月4日,与叶·谢·施洛夫斯卡娅(布尔加科娃)正式结婚。10月15—28日,与妻子同去列宁格勒。恢复《魔怪的故事》的写作。11月28日,《死魂灵》剧首次公演。

1934年3月—4月,继续修改《大师和玛格丽特》稿。5月1日,他与妻子提出去国外旅游的申请,被拒绝。6月4日,在全苏联作家协会成立前被接纳为苏联作协会员,同时成为作家基金会的会员。9—10月,写出《普希金》剧本初稿。10月,完成改编剧本《钦差大臣》的工作。10月16日,莫斯科艺术剧院恢复《莫里哀》的排演。1935年,完成剧本《普希金》。

1936年2月6日,布尔加科夫决定写一个关于青年斯大林的剧本。2月16日,《莫里哀》首次公演。不久即受到一些半官方报刊的严厉批评。3月9日,剧院宣布取消这一剧目。9月14日,大剧院艺术指导提议请布尔加科夫去该剧院任职。9月15日,布尔加科夫向莫斯科艺术剧院提出辞呈,去大剧院担任歌剧剧本作者和文学顾问。11月16—26日,开始写小说《剧院韵事》。

1937年,继续写《大师和玛格丽特》。写出几个歌剧剧本(《黑海》《彼得大帝》)。9月10日,将剧本《普希金》提交瓦赫坦戈夫剧院。该剧院为纪念普希金逝世百周年已经开始排练此剧。但最终未能上演。9月24日,剧本《伊万·瓦西里耶维奇》脱稿。

米哈伊尔·阿法纳西耶维奇·布尔加科夫米哈伊尔·阿法纳西耶维奇·布尔加科夫

1938年9月8日,剧本《堂吉诃德》脱稿。9月10日,开始写关于斯大林青年时期的剧本《巴统》。

1939年5月14日,《大师和玛格丽特》的“尾声”脱稿。7月24日,《巴统》正式脱稿。8月14日,同莫斯科艺术剧院《巴统》演出组数人出发去巴统和库塔伊西进行实地考察。中途收到斯大林办公室:据斯大林口头指示,《巴统》未获批准,不能上演。演出组一行立即返回莫斯科。9月10日,布尔加科夫同妻子去列宁格勒,发病。他患的是具有遗传性的高血压性肾硬化。返回莫斯科后,病情加剧。11月18日一12月18日,在莫斯科近郊“长春花”疗养院接受治疗。

1940年3月10日16点39分,布尔加科夫与世长辞。3月11日,苏联作家协会举行小型追悼会,翌日遗体火化。3月15日,苏联作协机关报《文学报》登出讣告和布尔加科夫的照片。他的骨灰被安葬在新圣母公寓,在契诃夫墓近旁。

个人生活

编辑

布尔加科夫的父亲是基辅神学院的副教授阿法纳西·伊万诺维奇·布尔加科夫。爷爷是奥廖尔州一个乡村墓地教堂的神甫。母亲是女子中学教师,瓦尔瓦拉·米哈伊洛芙娜,娘家姓波克罗夫斯卡娅,嫁后随夫姓。外祖父是基辅教区的大司祭。

主要作品

编辑

发表年份

作品名称

体裁

1925

《不祥的蛋》

中篇小说

1925

《魔障》

中篇小说

1925

《狗心》

中篇小说

1926

《卓伊金的住宅》

剧本

1928

《紫红色的岛屿》

剧本

1925

《白卫军》

长篇小说,1926年改编成剧本《土尔宾一家的命运》

1966

《大师和玛格丽特》

长篇小说

1936

《莫里哀》

剧本

1962

《莫里哀》

传记体小说

创作特点

编辑

布尔加科夫曾将他的创作特点总结为“神秘主义黑色”。所谓“黑色”即指社会现实的某些落后现象以及人们心灵深处的丑恶和弱点,作家对此进行讽刺和揭露,所以他称自己的作品是“讽刺小说”,所谓“神秘主”则是讽刺内容所借助的神秘怪诞的虚幻现实反映形式。因为作家所借助的神秘怪诞多以废幻离奇为主,所以这种“神秘主义”实际上是魔幻主义,加之社会批判的思想性特征,布尔加科夫小说的鲜明的艺术个性就是“魔幻现实主义”,尽管“魔幻现实主义”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于拉美的一股现代主义文学期流,尽管“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术语在布氏创作的二三十年代还没有出现,但就“借助魔幻来反映现实引”这一艺术内旨来说,布尔加科夫的确表现出了“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他的创作是对“魔幻现实主义”艺术的开拓。

而抱余裕之心,守严肃而呈从容之态。思想上的容闳、机敏,使布尔加科夫能随时捕促题材中的喜剧因素,并予以表现,形成谐谑的艺术风格。布氏的批判具有振聋发聩的悲剧力量,而这种幽默则给他的悲剧平添了喜剧色彩。

这种艺术风格所昭示的作家独特的创作个性就是:于奇丽的幻想铸就的怪诞诡谲的虚幻现实中来。表现作家对社会和人生的一种深刻的批判精神,表现作家对德理想的追求。在作家的小说中,深刻的哲理内涵与惊人的艺术技巧结合,真实与虚幻交织,合理与荒诞并列,梦幻与现实融为一体。

布尔加科夫心中的“天国”,就是一种具有他一直无法忘怀的意象,充满了如大师和玛格丽特所属的永久寓所的宁静和安详,没有让人心力交瘁的嫉妒、纷争和暴力,只有自由、真诚和关爱的世界(大师和玛格丽特的最后归属就是布尔加科夫的理想)。他希望上帝存在的,因为没有了作为救赎者和审判者的上帝,人就会得肆无忌惮、无法天天,有了制衔,人才能心怀顾忌,世间才会得以安宁。然而,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又使他顾虑重重,以至于他对人生和世事都充满了悲观的看法,有时甚至表现地极为迷信。

布尔加科夫的作品在20年代的苏联剧坛上独具一格。初登剧坛的布尔加科夫和许多剧作家一样,选择俄罗斯刚刚过去的重大历史转折作为艺术表现对象,但是他所选取的立场和视角却异常突兀而“不合时宜”。

人物影响

编辑

布尔加科夫是“白银时代”的重要作家,被世界公认为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经典作家。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魔幻现实主义的鼻祖。

人物评价

编辑

布尔加科夫是一个既不在创作中也不在生活中用政治谎言来为自己惹麻烦的人,他的道路是真诚的。(俄国作家法捷耶夫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