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互联网大会 编辑
中国互联网协会成立于2001年5月25日,由国内从事互联网行业的网络运营商、服务提供商、设备制造商、系统集成商以及科研、教育机构等70多家互联网从业单位共同发起成立,是由中国互联网行业及与互联网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创会理事长为原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胡启恒院士,现任理事长为原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院士。
自成立以来,中国互联网协会以“创新的思维、协作的文化、开放的平台、有效的服务”为指导思想,着力搭建互联网行业交流合作平台,积极推进互联网应用与普及,持续致力于互联网公益事业,深入开展行业自律,形成了多渠道、多方位服务于会员、行业、网民和政府的业务格局,有效发挥了沟通政府和行业、行业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得到了各方充分肯定。
届次 | 举办时间 | 举办地点 | ||
---|---|---|---|---|
第一届 | 2002年11月25日至27日 | 上海国际会议中心 | —— |
|
第二届 | 2003年12月6日至7日 | 北京国际会议中心 |
| |
第三届 | 北京国际会议中心 | —— |
| |
第四届 | 2005年8月31日日至9月3日 | —— | 拓展区域合作,把握产业机遇 |
|
第五届 | 2006年9月21日至23日 | 北京国际会议中心 | 创新—互联网带来的机遇 |
|
第六届 | 2007年9月24日至26日 | 北京 | 和谐网络 品质服务 |
|
第七届 | 2008年9月23日至25日 | 融合促进发展,渗透创造价 |
| |
第八届 | 2009年11月2至3日 | 北京国际会议中心 | 危机·转机·契机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互联网力量与信心 |
|
第九届 | 2010年8月18日至19日 | 北京国际会议中心 | 服务—网络价值之本;绿色—网络发展之道 |
|
第十届 | 2011年8月23日至25日 | 北京国际会议中心 | 责任与活力 |
|
第十一届 | 2012年9月11日至14日 | 北京国际会议中心 | 开放、诚信、融合 |
|
第十二届 | 2013年8月13日至15日 | 北京国际会议中心 |
| |
第十三届 | 2014年8月26日至28日 | 北京国际会议中心 |
| |
第十四届 | 2015年7月21日至23日 | 北京国际会议中心 | 开启互联网+新生态 |
|
第十五届 | 2016年6月21日至23日 | 北京国际会议中心 | 繁荣网络经济 建设网络强国 |
|
第十六届 | 2017年7月11日至13日 | 北京国家会议中心 | 广连接·新活力·融实业 |
|
第十七届 | 2018年7月10日至12日 | 北京国家会议中心 | 融合发展 协同共治——新时代 新征程 新动能 |
|
第十八届 | 2019年7月9日至11日 | 北京国家会议中心 |
| |
第十九届 | 2020年7月23日至25日 | 云端 | 共迎网络新时代,共创产业新未来 |
|
第二十届 | 2021年7月13日至7月15日 | 北京国家会议中心 | 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互联网引领数字经济新发展 |
|
第二十一届 | 2022年11月15日至17日 |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 | 发展数字经济 促进数字文明 |
|
2019年
2019年7月9日上午,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的第十八届中国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此次大会将围绕5G、IPv6、人工智能、金融科技、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安全与治理、知识产权保护、打击防范网络诈骗、个人信息与数据保护、互联网站发展等热点话题,举办30场主题论坛,是历届论坛数量最多的一届大会。
2019年是互联网诞生50周年,也是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5周年。本届大会特设“中国接入互联网25周年回顾”主题展,全方位回顾世界及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2021年
2021年7月13日,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的2021(第二十届)中国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本次大会以“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互联网引领数字经济新发展”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办开闭幕式、开幕论坛、分论坛、电竞表演赛、特色展览等活动,充分展示互联网及相关行业的新技术、新应用、新模式,大会将持续至7月15日结束。2022年
2022年9月,2022(第二十一届)中国互联网大会将于11月15至17日在深圳召开,大会主题为“发展数字经济 促进数字文明”。 大会由开幕式和开幕论坛组成,深层次解读最新发展趋势,分享行业新动态。
2022年11月17日,在中国互联网大会闭幕式论坛上,蚂蚁集团客户与公众沟通部总经理、蓝马甲行动发起人苏慧谈到,蚂蚁集团通过“技术+服务”双轨并行的方式开展蓝马甲助老公益行动,帮助老人更好地跨越数字鸿沟,共享数字文明成果。她同时透露,蓝马甲数字助老实验室进行了升级,用有温度的技术践行数字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