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瑟·柯南·道尔 编辑
阿瑟·柯南·道尔(Arthur Conan Doyle,1859年5月22日~1930年7月7日),生于苏格兰爱丁堡,因塑造了成功的侦探人物——夏洛克·福尔摩斯而成为侦探小说历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代表作有《福尔摩斯探案集》(包括《血字的研究》《四签名》《巴斯克维尔的猎犬》等)。
柯南·道尔对侦探小说的贡献是巨大的,其小说的故事结构、推理手法和奇巧的构思都给该类题材的小说树立了范本,他是当之无愧的文学大师,他将侦探小说推向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福尔摩斯探案集》可谓是开辟了侦探小说历史“黄金时代”的不朽经典,风靡全世界,是历史上最受读者推崇的侦探小说。
柯南·道尔自幼喜欢文学,中学时任校刊主编。毕业于爱丁堡医科大学,行医10余年,收入仅能维持生活。后专写侦探小说。
柯南·道尔9岁时就被送入耶稣预备学校学习,当他在1875年离开学校时道尔已经对天主教产生厌恶情绪,而成为一名不可知论者。1876年至1881年间他在爱丁堡大学学习医学,毕业后作为一名随船医生前往西非海岸,1882年回国后在朴茨茅斯开业行医。不过他行医并不太顺利,在此期间道尔开始写作。在搬到南海城(Southsea)后,他才开始花更多的时间在写作上。道尔的第一部重要作品是发表在《1887年比顿圣诞年刊》(Beeton's Christmas Annual for 1887)的侦探小说《血字的研究》(A Study in Scarlet),该部小说几经退稿才发表,主角就是之后名声大噪的夏洛克·福尔摩斯。1885年道尔与路易斯·霍金斯(Louise Hawkins)结婚,1906年路易斯·霍金斯去世。1907年道尔与珍·勒奇(Jean Leckie)小姐结婚。道尔有五个孩子,其中两个是他和第一任妻子的孩子,另外三个是他和第二任妻子的孩子。
到晚年时道尔开始相信唯灵论,甚至还曾以此为主题写过好几部小说。亚瑟·柯南·道尔在公元1930年7月7日去世。“真实如钢,耿直如剑”是柯南·道尔爵士的墓志铭。
在20世纪,“鬼魂摄影”在一战之中流行之时,英国的威廉·霍普在一战的余波中,将“鬼魂摄影”继续发扬光大,甚至获得了柯南·道尔的支持。后者在1922年撰写了名为《鬼魂摄影案》的书。当魔术师哈利·胡迪尼公开嘲笑“鬼魂摄影师是可笑的”,道尔甚至结束了与他的友谊。
写作特点
他的写作风格,可归结为:科学、专业两个特点。作品中善于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注重整体布局,情节上的呼应性很强,推理严密,运用严谨的因果推理和演绎法推进小说情节,展开故事。他以《福尔摩斯探案集》成名,其短篇小说有非常强的画面感,其冲突设置集中,情节跌宕、引人入胜,使读者仿佛在读电影故事。但是,在他的创作后期,由于对创作热情的日渐消散,道尔对福尔摩斯的描写日益趋向神化,显示出有所谓的魔鬼的烙印这样刻意夸大的情节(见《魔鬼之足》《跳舞的小人》)。同时刻意神化探案过程,给读者留下悬念。
《“福尔摩斯之父”柯南·道尔的传奇人生》
作者:罗素·米勒(Russell Miller)记者,著有中日战役的口述历史《亚洲的胜利》和关于特别行动计划的《深入敌后》代号三轮车:《二战的双料间谍之真实故事》,是第一位能够不受限制地阅览柯南·道尔私人信件和家族档案的传记作家。
本书是最权威的柯南·道尔传记,他将给福尔摩斯和柯南·道尔的一生的种种谜团一点做一个最终的盖棺定论的回答。
本书将揭示:这与他个人的真实经历,性格和创作心理,有着必然的现实联系,本书以柯南·道尔一生的挫折、冒险、传奇的经历回答关于福尔摩斯的所有迷点。
影视
短篇小说《托特的指环》成为后来好莱坞木乃伊类型片的重要创作源泉之一。
《福尔摩斯探案集》中的多部小说被改编成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