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字碑歌 编辑

2004年陈燕民执导的电视剧

无字碑歌》是2004年拍摄的古装视剧。由陈燕民导演,斯琴娃、温峥嵘、张铁林芯逸领衔主演。

该剧讲述了武则天经历了大唐王朝由始至盛的全过程,在她的治理下完成了贞观之治到开元之治两大盛世的过渡。在此过程中,武则天展示了她做为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皇帝特殊的统治才能,并取得了前无古人的政绩。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无字碑歌

别名:无字碑歌之武则天传

类型:古装、历史

出品公司:广州俏佳人音像制品公司

制片地区:中国大陆

首播时间:2006

导演:陈燕民

编剧:陈燕民,文华,李忆嘉

制片人:刘博,朱文玖

主演:斯琴高娃、温峥嵘、张铁林、李芯逸

集数:40集

每集长度:45分

在线播放平台:暴风影音,百度视频

出品时间:2004年

剧情简介

编辑

人物造型人物造型

故事唐朝贞观年间开始讲述。在唐太宗身边被立为才人的武媚娘在默默无闻地度过了十余年的宫廷生活之后终于遇到了一个另唐太宗刮目相看的机会。随着太宗的重视,她与太子李治也渐渐熟悉,两人对对方的印象都非常深刻,并且很有好感。

唐太宗驾崩,武媚娘按照宫规,在长安城外的感业寺出家做了尼姑。不甘于如此度过此生的她,在高宗李治到感业寺上香的时候,为自己创造了一个重新入宫的机会。随着儿子的出世,她由宫女到昭仪,又由昭仪成为皇后,以她特殊的智慧和勇气,一步步扫清了障碍,肃清了宿敌,稳稳地坐镇在后宫的凤鸾之上。

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之后,武皇后开始帮助丈夫临朝理政。她果断地扫除异己,使政归中宫。在这期间,她向皇帝提出了十二项政治主张,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建言十二事,高宗李治对她的主张赞不绝口,诏准施行。夫妇二人形同合璧治理国家,时称“双”。

宣传照宣传照

在高宗体弱患病,不能临朝的情况下,武皇后江山重任一肩挑,显示出了惊人的统治才能。大唐帝国以无比强盛的姿态崛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高宗驾崩以后,君昏朝暗,已是太后的她毅然罢黜了既无能又自私的中宗李显,以一言九鼎的气魄,剿平了起自宗室的叛乱,用矫枉过正的方法迅速将反对势力匡正,国家的局势一天天好转,人们来越拥戴这位有胆有识的女人

为了守住江山,武太后应天命,顺民意,即位做了皇帝。于是中国历史上有了第一位,也是唯一的女皇帝。

无字碑歌剧照无字碑歌剧照

做了皇帝以后,武皇更加大刀阔斧,推行一系列政治主张,并取得了显著的政绩。她一改科举旧制,开创了殿试,不拘一格起用人才;她开设了武举科,为军队培养有素之人;她知人善任,逢才必用,朝堂之上人才济济;她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倡农促耕,减税轻,先使民富而后致国强;她面对外侮毫不退却,一举扫静边陲;她尊佛,平息了佛道纷争;使她闻过责己,力主平反冤狱,把包括狄仁杰在内的一大批治国才从酷吏手中拯救出来。

最后,当她的生命快要走到尽头的时候,她没有让武氏后人继承大统,而是把天下还给了李唐。她给后人留下了一座无字的丰碑。

分集剧情

编辑

第1集

故事从中国唐朝的贞观年间开始。唐太宗李世民正在教场中驯服烈。有一匹烈马叫啸腾越,太宗身旁竟无一人可驭。此时女眷中有一人挺身而出,说自己可驯服此马,但要太宗给她三样东西:一是马鞭,二是铜锤,三是利刃――初驯不服用鞭,其震怵,再驯不服者用铜锤,击其头颅,三驯不服者即用利刃,断其喉咙。莺语一出杏唇,满场文武皆惊。太宗定睛看去,说话的是他的才人,名叫武媚娘。入宫数载但一直未能得宠于君王的武媚娘于是来到了太宗身边。太宗年高体病,武媚娘侍在太宗左右,结识了太子李治,就是以后的高宗。太宗令太子每隔一日入朝听政一次,朝罢即入内侍病于太宗榻前,与武媚娘接触日渐增多。太子对聪明伶俐的武媚娘神不守舍,武媚娘独有的言谈话语深深浸入太子的心扉,但囿于宫闱之禁,两人只能情在眉目。太宗不久人世,思忖再三,将大业交给了太子李治,任命他的重臣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为辅政顾命大臣,随即撒手人寰。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而武媚娘此时却陷入极度苦闷之中。依唐律,属于皇帝的女人在皇帝去世以后,未生育过子女的一律出家为尼。武媚娘属后者,她跟在一队浩浩荡荡的女人后面出了宫禁,住进了长安郊外的感业寺。

第2集

尼姑的生活不仅枯燥乏味,而且险象频生,这些人的生命已毫无存在的价值,颇有任人刀俎之状。武媚娘天天盼着有重返人世,再睹天颜的那一天。机会终于到来了。高宗李治要为父亲还愿,顺便到感业寺看望一下父亲过去的女人们,在高宗心里,主要是要找到武媚娘。消息传来,感业寺里一片忙碌。武媚娘暗嘱自己,决不能放过这一辈子里重见天日的唯一机会。但感业寺里的尼姑已经有好几百人,在那么多人中让皇帝一眼看到不是件容易的事。主持分派事务的时候,只有喂马的活计又脏又累,没人愿意去,武媚娘站了出来,应下了这件女人们并不擅长的事情。高宗圣驾来到感业寺,在看上去毫无二致的尼姑中扫视,没有找到武媚娘。他为父亲上完香,在寺院中闲走。马群之中一位尼姑映入他的眼帘,他认出那就是武媚娘。高宗和武媚娘两情相悦,武媚娘求高宗把她接出感业寺。高宗很为难。他不能随便接回他父亲的女人。武媚娘只能与高宗泣别。宫里,王皇后和萧淑妃争宠暗斗。王皇后知道了高宗在感业寺与武媚娘相见的事情之后,立即觉得武媚娘一定能成为自己和萧淑妃争斗之中的一张胜券。她不但不阻拦高宗私会武媚娘,还暗暗叮嘱主持允许武媚娘戴发修行。时瞬过,武媚娘青丝已盈。高宗下诏,言武媚娘修行已满,已重获再生。他亲自来到感业寺,将武媚娘接回了宫中。武媚娘新的一生开始了。

第3集

重新入宫以后,武媚娘被安排在王皇后身边做侍女,身份虽然低微,但在高宗眼里,她已经是艳压群了。宫里王萧二人的明争暗斗,全被武媚娘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她小心谨慎,如履薄冰。大儿子李弘出世了,这给武媚娘带来了命运的转机。高宗对她深宠有加。但随之而来的,是王皇后和萧淑妃面对日益失宠之势而结成的联盟。武媚娘处处留心,善待宫中所有的人,她的和善与王皇后萧淑妃的跋扈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人们越来越喜欢这位既美丽聪慧又善解人意的武媚娘了。王皇后未曾生育,无后的情况使她感到自己的地位暗伏着危机。她先是收庶出的皇子陈王李子,然后和两位顾命大臣长孙无忌、褚遂良一起,力劝高宗立陈王忠为太子。而萧淑妃一直盼着高宗能立自己的亲生儿子李素节为太子。到底立为太子,高宗身边波澜四起,后宫纷争令人眼花缭乱。后宫的争斗越激烈,高宗越想找到一个清静之处,躲开令人心烦的是非,于是武媚娘的寝宫就成了他每夜必至的去处。武媚娘不仅使他身心愉悦,而且对朝堂之上的是是非非一番独到的见解,更使高宗如获知音。高宗想封武媚娘为昭仪,地位仅在王皇后和萧淑妃之下。但武媚娘是先帝的女人,对她进行加封要顶住很大的压力。长孙无忌谋深算,他们看出了皇帝心里的隐秘。长孙无忌先高宗封武媚娘为昭仪,同时提出类似交换一样的条件――请立陈王忠为太子。在高宗准奏的同时,萧淑妃彻底失落了。武昭仪把这一切看在眼里,沉着应对。她知道自己已在风口浪尖之上,不管自己愿意不愿意,她都已经被卷进了后宫你死我活的争斗之中。她一面竭力侍奉着高宗,一面对眼前频生的险象处处留心。

第4集

太监魏安暗地里提武昭仪,告诉她现在要留心的是王皇后,王皇后又有地位,又有在朝中做宰相哥柳奭撑腰,想改其他人的命运简直是易如反掌。武昭仪心里早就明白,萧淑妃一旦失宠,自己这张胜券就失去了作用,随之而来的,就是王皇后越来越难看的表情了。武昭仪渐渐把王皇后身边的人全都争取到了自己一边,以致王皇后的所有想法她都了然于心。遇事知己知彼,必然游刃有余。王皇后的几次寻衅都被她巧妙地应付过去了。她默默地忍受着,等待着改变这一切的时机。武昭仪在高宗身边能起到王萧二人无法起到的作用,就是遇到大事能帮高宗出主意。永徽四年

斯琴高娃版的武则天女皇气质十足,并且多了几分岁沧桑,这样的武则天不是谁都能演得出来的。她在《无字碑歌》中的表演,只能说是霸气爆棚。(南方网评)

与以往所有描写武则天的历史剧都不同,《无字碑歌》本着“重史实、求客观、挖新意、找好看”的创作原则,对武则天的心理和灵魂进行深入挖掘,力图还武则天一个真实面貌、给观众一个真实、客观、生动、丰满的“女皇”形象。(新华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