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章集 编辑

1994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

乐章集》系北宋柳永撰。永初名三,字耆卿,崇安人。景祐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号柳屯田。

基本信息

编辑

作品名称:乐章集

作者:(宋)柳永著,薛瑞生校注

创作年代:宋

文学体裁

出版中华书局

丛书名: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页 数:362

字 数:206000

出版时间:1994年121日

版 次:1

印刷时间:2007-10-1

ISBN:9787101013191

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

编辑

柳永《乐章集》版本颇多,今易见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毛斧季校)本、吴重熹《山左人词》(缪荃孙本)本、朱祖谋《疆邨丛书》本、唐圭璋《全宋词》本。各家当年参校诸本中如宋本、焦弱侯本、天籁轩等。今已难经见,其校记亦弥足珍。兹编以朱本为底本,以其它三本及各家校记参校,择善而从,异文别出,写入校记,以助阅检。

兹书收疆村本《乐章集》中柳词贰佰陆阕,又从《全宋词》、《古今小说》等书中收拾阕作为柳永佚词,共收词贰估壹拾陆阕。另从《全宋词》中收存目词拾七阕与互见词叁阕为附录。

兹书柳词正文标点悉与《全宋词》同,即韵用「。」句用「,」逗用「、」。疆村本偶或分段不合谱者,悉依《全宋词》改,并移录唐注以明之。

《乐章集》版本述略、宋本目录、各家序跋题识、柳词索引与兹书引用书目,附录于是编之尾。

凡僻典、人事与宋人俗语自考而不得其解者,直书未详,以待来哲补漏;或云疑似,旨在引

作者简介

编辑

柳永柳永

《乐章集》,词集名,北宋柳永作。柳永,崇安人,字耆卿,初名三变,后更名永。昔人以为柳永所制乐章,音调谐婉,尤工于羁旅悲怨之辞,闺帷淫媟之语。东坡曾拈出“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八声甘州)三句。以为唐人佳处,亦不过如此!然亦有评者以为柳词浅近谐俗者,如端叔称:“耆卿词,铺叙展衍,备足无余。较之花间所集,韵终不胜。”孙敦立称:“耆卿词虽极工,然多杂以鄙语。”叔旸称:“耆卿长于纤艳之词,然多近俚俗。”今人柳永之词则以为其词风婉约,其词作多蕴藉动人,所作慢词,繁辞展衍,已由小而趋之长调,其发展词之形式之功,实不逊于东坡之扩大词之内容,加深词之境界

柳永深谙音律,能自度曲。宋室南渡后,乐部放失,故识者以为,“永之乐章集于保留旧谱,又有功也。”乐章集,不分卷,依宫调、词牌序列,所收约有一百九十首。

编者简介

编辑

薛瑞生 陕西蒲城人。中共党员。1961年毕业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陕西师大附中语文组长,中共西安市碑林区委办公室干事,中共陕西委文教部干事,西北大学中文系教师教授中国红楼梦学会、全国

苏轼研究会及李清照辛弃疾学会历届理事。1960年开始发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楼采珠》、《〈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导读》、《乐章集校注》、《红楼梦谫论》、《东坡词编年笺证》,主编撰稿《中国古典小说六大名著鉴赏辞典》、《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论文《论典型的个性化路及其他》、《给胡适红学史上以应有地位》、《南渡词论略》、《东坡前壬子词考证》、《东坡南迁词考证》、《东坡词编年正误》、《苏·苏学与苏体》、《柳永卒年新说》、《柳永投献词考证》等。

图书目录

编辑

卷上

正宫

黄莺儿(园林晴书主)

遥仙佩(飞琼伴侣)

雪梅香(景萧索)

尾犯(夜滴空阶)

早梅(海霞红)

鬬百花(飒飒霜飘鸳瓦)

又(煦色韶明媚

又(搦宫腰纤细)

甘草子(秋暮

又(秋尽)

中吕宫

送征衣(过韶阳)

书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

又(秀香家住桃花径)

柳腰轻(英英妙舞腰肢软)

西江月(凤额绣帘卷)

仙吕宫

倾杯乐(禁漏花深)

笛家弄(花发西园)

大石调

倾杯乐(皓月初圆)

迎新春(嶰管变青律)

曲玉管(陇首云飞)

满月欢(花隔铜壶)

梦还京(夜来忽忽飮散)

凤衔杯(有美瑶卿能染翰)

又(追悔当初孤深*)

鹤冲天(闲漏永)

受恩深(致装庭宇)

看花回(指劳生百岁月

又(玉墄金阶舞舜干)

柳初新(东郊向晓星杓亚)

两同心(嫩脸修蛾)

又(竚立东风)

女冠子(继云残雨)

玉楼春(昭华夜醮连清曙)

又(凤楼郁郁成嘉瑞)

……

卷中

卷下

续添曲子

柳永词辑佚

柳词总评

附录

跋尾

重印补记

三印补正

四库提要

编辑

叶梦得《避署录话》曰:柳永为举子时,多游狭斜,善为歌词。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词,始行於世。余仕丹徒,尝见一西夏归朝官云:“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言其传之广也。

张端义《贵耳集》亦曰:项平斋言:“当学杜诗,词当学柳词。杜诗、柳词皆无表德,只是实说“云云。盖词本管弦冶荡之音,而永所作旖旎近情,故使人易入。虽颇以俗为病,然好之者终不绝也

陈振孙《书录解题》载其《乐章集》三卷,今止一卷,盖毛晋刊本所合并也。宋词之传於今者,惟此集最为残阙。晋此刻亦殊少勘正,讹不胜乙。其分调之显然舛误者,如《笛家·别久》二字,《小镇西·久离》阙三字,《小镇西·犯路辽绕》三字,《临江仙·萧条》二字,皆系后段换头。今乃截作前段结句。字句之显然舛误者,如尾犯之“一种芳心力”,“芳”字当作“劳”,《浪淘沙》之“几度饮散歌阑”,“阑”字当作“阕”,“如何时”“如”字当作“知”。《浪淘沙令》之“有一个人人”,一字属衍,“促尽随红袖举”,“促”字下阙“拍”字,“破阵乐之各明珠”,“各”字下脱“采”字。《定风波》之“拘束教吟咏”,“咏”字当叶韵作“和”字。《凤归云》之“霜月夜”,“夜”字下脱“明”字。《如水》之“兰芷汀洲望中”,“中”字当作“里”。《望远行》之“乱飘僧舍,密洒歌楼”二句,上下倒置。《红窗睡》之“如削肌肤红玉莹”句,已属叶韵,下又误增“峰”字。《河传》之“露清江,芳交乱”,“清”字当作“净”。《塞鸿》之“渐西风紧”,“紧”字属衍。《诉衷情》之“不堪更倚木兰”,“木兰”二字当作“兰棹”。《夜半乐》之“嫩红光数”,“光”字当作“无”。“金敛争赌”,“敛”字当作“钗”。

万树作《词律》,尝驳正之,今并从其说。其必不可通者,则疑以传疑,姑仍其旧焉。